返回

第一卷 第18章 救苍生劝师清君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卷 第18章 救苍生劝师清君侧 (第3/3页)

心。

    “慈不掌兵,此理你自当知晓。城中黄巾皆为逆贼,其死不足惜!”卢植语重心长地说道。

    卢植也年轻过,自然理解刘正这种悲天悯人的想法。昔日在九江、庐江,初领兵平叛时,亦曾犹豫过,不忍轻易下令斩杀无辜。何况如今一言之下砍杀十万人的性命。

    “在城中张梁与学生说,太平道的符水可骗一人两人,可骗千万人乎?城中的黄巾是逆贼,但也是大汉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师,广宗城不能再死人了!”

    无辜也罢,受人蛊惑也罢,黄巾反贼犯的依旧是十恶不赦的谋逆之罪。身为刘正老师,卢植有义务教导刘正,心狠手辣亦为成长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课。

    “休要再言!如你所言,广宗城十万黄巾可免一死,但起兵去攻打洛阳?又将有多少人丧生?这天下又将有多少人死于非命?广宗黄巾何谈无辜?被你所害之天下人,方为无辜!”卢植言辞严厉,语气中满是对刘正天真想法的无奈与愤怒。

    太平道如何传道,张角为何起事,遍布大汉十三州的百万黄巾从何而来,卢植焉能不知?

    他卢植不是滥杀之人,不会在广宗建京观使庶人骇政,但刘正所言废立天子之后就能使庶人安政了?简直是天真可笑!

    若再让此子如此胡闹下去,日后灭他九族之时,其中必有卢子干之名。

    “我乏了,你且出去吧,皇甫义真不日便到了,粮秣可都准备好了?滚去给皇甫义真扎营!”

    “诺。”刘正见卢植不再言语,明了老师是不会再听自己意见了。只得跪在地上对卢植行礼,悻悻然退了出去。

    待刘正出去,卢植独坐帐中陷入了沉思,自己这位徒弟,着实让他操心不已。

    刘正不是高诱那般只会刻苦学经、不知世事的书呆子,但没想到竟然如此胆大妄为。年轻人有一腔热血,见到了广宗城内的惨剧,便想着解民倒悬。

    且不说自己能否指挥得动北军五校与郭典去洛阳清君侧,就算真如刘正所言,全取洛阳。但这大汉内忧外患积弊何其之多,岂是杀宦官、除外戚便能轻易解决的?

    况且世家大族于地方上盘根错节、势力庞大,若没有犁庭扫穴斩草除根的毅力,一旦处理不当,就是天下大乱,这是万万不能轻举妄动的。卢植甚至胆大地想着,换洛阳的皇帝或许容易,可换颍汝间的豪族难上加难。

    自己今年六十又四,有些事情他不敢做也自认做不好,恐怕皇甫嵩也不敢。若是董卓还在,此子狼子野心说不定便能与刘正一拍即合。

    不过董仲颖已被问罪,罪过不大,又被扔回并州的边的做了一郡太守去了。卢植不知道的是他一语成谶,日后的董卓确实这么做了。

    ……

    刘正独行在如墨寒夜中,远处的广宗城在黑暗中蜷缩如垂死巨兽,城头引魂幡在朔风中猎猎作响。

    退出营帐后,帐中与卢植的争执犹在耳畔。刘正心情异常沉重,他深知自己今日之举过于冲动,但看到广宗城内的苦难,他实在无法坐视不管。张角弥留之际的微笑,如毒蛇盘踞心口。

    "老师啊..."刘正对着虚空呢喃。他明白卢植的担忧和顾虑,他太了解自己老师了,也知道自己提出的建议卢植根本不会同意,刚才之举只是试探,或者说在卢植心里种下一颗种子。

    刘正指尖摩挲着腰间那方六百石的广宗县令印,低声笑出声来。自张角道出自己秘密后,刘正如梦初醒,仿佛突然开窍了一般。

    自己之前便是过于敬畏这个时代的人物。诚然,卢植等人是当世人杰,若生于同时,他自知难以比肩。

    可是他们不行,不论是张角还是卢植,抑或刘备、曹操、孙坚,这些当世豪杰都没能救大汉。但他刘正可以!

    只因他知道该如何做!他早将百年兴衰尽收眼底,领先千年智慧,他洞悉这些人的心思,了解他们的未来故事,他可以利用卢植,利用身边所有人。

    他是当世最知如何做之人,刘正选择的道路不会错。而现在坚定了刘正的一个念想,便是他必须要做。

    史笔如刀,旧时汉末的历史已经刻下,他刘正才应该是如今新故事的执刃之人。

    "便做一回逆天之人罢,不对,我才是最顺势而为的人。"刘正嘴角的微笑与死去的张角那般。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