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太子万年! (第2/3页)
既是选手,又是裁判,哪怕他一步不动,胜利的标准也是他说了算。
即便他错了,也自有大儒为他辨经!
“元常,孤的要求不高,不奢求天下无敌的仁义之师,只要能战胜‘武卒’的锐士便心满意足了。”
“若是仁义之师当真是天下无敌,何来昔日‘白登山之围’?”
“元常岂不闻‘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此事到此为止,孤意已决。”
刘辩直接利用他的强权通过了对北军士卒赏赐的决定,反正钱从太子府库出,也不需要经过尚书台。
六百万钱的赏赐少吗?
如今的北军五校共计四千一百四十九人,六百万钱也就意味着至少底层士兵手里能分到一千钱左右,绝对算得上重赏了。
如今的粟米大约是一百二十五钱一石,也就是说这钱能买八石的粟米。
如果是战时,一个士兵为了保持战斗力,一个月就要吃掉将近一石粟米。
可放在一个寻常的三口之家,一家一个月也就吃一石粟米。
一千钱能让一个寻常三口之家吃八个月!
但六百万钱真的多吗?
曹嵩给曹操买了个小小的议郎官职,就缴纳了六百万钱进入刘宏的内帑。
真是讽刺啊,这些满嘴仁义的士人什么时候也来体验体验被仁义驱使而无需利益驱使的待遇,怎么道理落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就变了?
到了汉末天下大乱诸侯割据的时候,这些昔日的士人自己成为了一方割据诸侯之时,又表示要厚待军士方能克成一统。
钟繇无奈,虽说太子颇为贤明,但也继承了天子的执拗性格。
如此情形下,劝谏只会适得其反。
钟繇有自己的坚持,但这不意味着会去触这个霉头。
触这个眉头的,不是蠢货,就是脏心烂肺之人,妄图拿刘辩这个太子作为垫脚石为自己的“忠直”买名。
因此钟繇也就任由刘辩遣人宣布了赏赐的事情,不再劝阻。
其实他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