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你猜我的小目标是多少 (第2/3页)
住,起码在蜀川这边有等等看的意思。
从上回去商州跟市里面谈话,让卫东已经感受到这个时代特点,所有人其实都不太知道具体要怎么做。
别看沿海做得风生水起,内陆顾虑多得很,随时等着看那些家伙出岔子。
于是各地都有激进和保守的不同思路在拉锯。
所以他这闪亮出头的案例肯定会被注意到,尤其军工厂这种业绩都没法隐瞒,不知道红光厂那边的钛锭生意什么时候会暴露。
内心有点慌:“这只是我们做出的一点点尝试,不需要送到风口浪尖去当争议人物吧,小生意,这才几万块钱的小生意,完全没必要这么聚焦。”
于松海又鼓掌:“聚焦这个词儿很好啊,小让在用词上常有精妙之处,但你可能没意识到这由小见大的意义,一家濒临停产的军工厂,选对了产品方向,选对了销售思路,就豁然开朗的在市场上打出翻身仗,这要是总结成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宝贵经验,能够帮助更多的工厂焕发新生,那就不是小事了。”
让卫东内心嘀咕,这特么是可以放之四海皆翻身的吗,不是老子如同开了天眼般的搞出这种新销售模式,其他产品你拿到西湖边,大学校园去卖卖看?
脸上越发尽量苦着,一问就是生意不好做啊,前辈老尤还关着,现在也仅仅在全国开发了两处销售点,还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去到处奔走,距离打赢翻身仗还远得很呢。
也算是说给秘书听,别以为缓过气就能甩开老子去自己捣鼓。
于松海却根本不接老尤这个话茬,强调既然已经把照相机厂跟胶卷厂,还有阳光日报联系起来,那么这个在媒体关注下促成的影展,一定要做成今年国庆的献礼工程。
让卫东跟他对视,眼神表达这特么要看姓金的接不接这个五百块的活儿。
而且要是那家伙胡作非为的节外生枝搞砸了这事儿,那也是你的锅。
没想到结束访谈,在旁边翻看协议的记者站主编又详细询问关于收录机销售的活儿,这个之前于松海都一笔带过的随手项目。
让卫东也只能说这家江浙地区的厂家,产品质量和款式都很有特点,春节前自己进了批货,现在看起来已经很难拿到,好像是他们已经在砖儿台开始打广告了。
春节前后他似乎在电视上看到过,但心里知道还没听见那首著名的歌词,说明燕舞收录机的爆发点都还没到。
总之直到共进午餐,主编依旧更关注这个案例,并询问让卫东在蓉都停留多久。
“大概一周吧,很多工作要做,但我们在蓉都有办事处,小章同志也是西山厂的军代表人员,可以随时保持联系。”让卫东赶紧把秘书推出来当挡箭牌。
正专注在麻辣肺片和爆炒腰花里面的章兰芝,还是很有工作经验的马上收起筷子,艰难的把菜肴咽下,很文雅的点头示意。
主编却把重点锁定在让卫东:“西山厂毕竟还是藏在深山的军工企业,协议上提到你是以私人名义注册品牌,获得独家销售权,这样很不合适,应该注册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