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1章 不腐蚀下就想打听商业机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1章 不腐蚀下就想打听商业机密? (第2/3页)

影像就够了,什么复杂的曝光之类都不管。”

    如果真是对成熟的大企业大品牌这么说,人家多看他一眼就算输。

    恰恰只有在八十年代初期,一切商品生产都是百废待兴,厂家也都战战兢兢的求生存。

    遇见这种敢担责的能人口吻简直阿弥陀佛,全都认真倾听,认真交流,好好好,我们来专心分析改进调整。

    董雪晴在边上又看得目不转睛。

    早就有人总结过,很多人从学校踏入社会遇见的第一位牛逼人物,很大程度上就像雏鸟啄开蛋壳看见的妈妈,会留下难以磨灭的职业生涯印记,不由自主的学习跟随。

    让卫东其实也有点这样,他踏出税务大院第一个主动去追随学习的就是尤启立。

    也算是把自己的目标定得极高了。

    不过他的实际年龄又导致不会多迷信偶像,按照自己的节奏踏实搞定。

    在商州的柑橘生意上其实还是赚到了钱,让卫东都给市领导承认有一万七的毛利。

    再说沙石运输本就有利润,几进几出的算计只要填补几千块进去就行。

    现在直接把近一万元的货款支付出来,拿到厂里的销售介绍信,销售合同,销售工作证,甚至顺便给跟在旁边的董雪晴都办了个。

    不就是拍张大头照贴着盖个章吗,这里现拍现洗多轻松。

    于是还没毕业的中专生,已经有了西山光仪厂的销售科工作证!

    厂家只要能卖出去东西,这种不要成本的工作证随便开,尤其是让卫东这样提货五百台的“土豪销售”,恨不得给他配个秘书!

    红光厂就这么想的,只是他们明显想岔了,没选对赛道。

    把五百台相机连同简陋的纸盒包装一起装车时,西山厂领导都很郑重其事:“这笔销售虽然还不能解决生计问题,但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只希望小让同志能尽快传递捷报,我们还有点余粮可以开始生产,不然再这么入不敷出,连厂区这边的职工生活水平都要剧烈下滑了。”

    让卫东就给焦虑的厂领导每人送条腊肉。

    人家连忙反赠给他自家产的望远镜,还加送台香江牌单反相机,提醒他好好掌握提高拍照技术,这次实在是拍得太烂了。

    让他们都怀疑自家产品是不是还能有市场。

    心虚!

    让卫东拼命忍住表情,带着人家整理出来的合同合约,以及相关工业部、装备部门在全国会议上列出来的七家胶卷、相纸攻关研发企业文件,告别回江州。

    哪怕是个税务大院的保安,让卫东也能扫一眼就知道这七家企业里,仅有唯一一家是后来全国大众都知道的牌子。

    在北方冀城。

    正是他鼓起勇气,准备到北方去“自驾”收购牛羊油的相关区域。

    这下他要出发的路线就得好好规划了。

    董雪晴才不管规划呢,从上车起就蹬了翻毛皮鞋,侧靠在让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