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六章 各有缘法归齐去(四千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六章 各有缘法归齐去(四千字) (第2/3页)

慌乱。

    四大宗门是对蓬莱弟子的出现有些猝不及防。

    而鲁国朝廷却是真的手足无措。

    四大宗门不知道江生曾经做过什么,鲁国朝廷还能不知道吗?

    这位主突然在鲁国露面,谁也不知道他想做什么。

    但让鲁国朝廷安心的是,江生很快就消失在江湖之上,有见过江生的,说其一路北上,去齐国了。

    这个消息无疑让鲁国朝廷长舒了一口气。

    丰稆,鲁国都城。

    在那威严壮丽、宫殿成林的皇城之中。

    黄高寒盯着跪在面前的探子:“江生真走了?”

    探子连忙说道:“真走了。根据打探到的消息,他一直是隐姓埋名,装作凡人模样,似乎只是为了游历山水。”

    “仅有的两次露面,一次是与那最近声名鹊起的奔雷快刀林动过了一招;第二次就是在薛城露面。”

    黄高寒若有所思:“看来,他还真是路过。”

    探子继续说道:“眼下江生已经去了齐国,而那林动则去了郑国。”

    黄高寒点了点头:“如此最好。”

    “殿下,我等是否要继续追踪下去?”探子试探着问道。

    黄高寒摆了摆手:“不用。”

    “蓬莱弟子也好,他宗弟子也罢,说白了,都是游历天下,磨砺道心的。”

    “这些人来去匆匆,短不过数月,长不过几年,又在这鲁国待不久,老是盯着他们作甚?”

    “随他们去吧,只要不弄出什么大动静来,影响朝廷稳定,就权当看不见。”

    黄高寒的意思,实际上也是这滨海七国高层的普遍态度。

    无论是蓬莱道宗下山游历的弟子,还是东海龙宫出来游玩的龙子,又或者东域大洲内陆那些大宗门、大王朝出来的天骄。

    这些人游历四方太过寻常了。

    不提他们,就是各国自家的子弟,不也经常乔妆打扮在四处游历或者前往他国去开拓眼界吗?

    因此七国高层都是有默契的,这些过江龙毕竟待不久,就任由他们去折腾。

    一群最高不过紫府的修士,又能折腾出多大动静来?

    反正这些人只要自己不表露身份,那就装聋作哑权当看不见。

    毕竟各国疆域都极其庞大,东西南北短则数万里,长则十数万里。

    如此庞大的山河之中,生灵无算,就是化神修士都不可能及时掌握这亿万里江山的情况,又何况下面之人?

    而且装聋作哑也有装聋作哑的好处,只要这些过江龙自己不表露身份,哪怕死了,也与各国无关,因为不知者则无罪。

    不仅仅是滨海七国如此,整个东域大洲,乃至整个山河大界,都遵循着一些默契的潜规则。

    各家都有门人弟子要下山历练,要去经历磨难。

    培养归培养,但培养到最后,也是要经历风雨的。

    唯有历经种种走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天才,中途陨落的,便不是天才。

    这是各家道宗圣地都遵循的铁律。

    莫说寻常弟子,就是各家真传在外面碰上了,两边打起来一方陨落那通常也是认栽。

    毕竟是真传之间的较量,输了就是技不如人。

    可如果自家真传在外遇到了对方老不死的以大欺小,恃强凌弱,那么情况就不一样了。

    毕竟他们可以恃强凌弱,己方也可以恃强凌弱。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所以各家都维持着一些不会轻易打破的潜规则。

    尤其是对有着上三境坐镇的大势力来说,这些潜规则更不会去主动打破。

    这份默契,也是维持着山河大界主体稳定的关键因素。

    黄高寒身为鲁国朝廷的亲王,化神黄家毋庸置疑的嫡系,他对这些东西颇为熟悉。

    比如先前的演武盛会:

    郑荼允下承诺得胜者可以任意提一个要求,江生得胜要求郑荼履行承诺,但郑荼就是不兑现承诺,江生也无可奈何,哪怕他是占理的一方。

    毕竟江生没有表明身份,无人替他出面。

    如果江生在郑国胡作非为引得天怒人怨,那他被郑荼一巴掌拍死也算活该。

    哪怕江生最后亮明了身份,郑荼还可以直接联系道宗蓬莱。

    到时候郑荼不动手,蓬莱也会清理门户。

    而如果江生亮明了身份,自身实力不济死在演武盛会上,或者死在和别人的斗法上,蓬莱道宗也不会因此就迁怒郑国。

    因为这是江生自己的因果命数,和郑国无关,也许和江生要好的部分弟子会前来找回场子,但道宗的高层绝对不会下场。

    甚至演武盛会江生得胜之后,郑荼如果不履行承诺,甚至在江生表明身份之后还试图以势压人,道宗也不会轻易出面。

    说到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