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通窍之威,五刀碎城! (第2/3页)
。
但此人能够以五万辎重兵,也就是三流辅兵,来硬抗元丹武圣三击,并且脸色不变,显然游刃有余。
以此可见,此人结阵的功夫很强,并非是什么斗将,而是一员统兵的帅才。
这就有些麻烦了。
郑均宁愿面对的是如同杨黎这般没什么脑子的斗将,也不愿意面对懂得结阵的帅才。
一念至此,郑均深吸一口气,对蔡延波拱手道:“烦劳列岳,率黑甲骑,星布庐陵郡,若庐陵郡有大军行踪,及时回禀。”
“是。”
蔡延波也知晓此事的严肃性,当即拱手称是,表示自己会率军去往探查庐陵郡傅毅飞的动向。
至于庐陵郡王李延年,倒是没人在乎。
一个外罡境的旁系王爷,此刻已经不被郑均放在眼中。
一念至此,郑均便深吸一口气来,便环视一眼在场众将,当即道:“既如此,诸位便回去统御士卒,待果毅军抵进之后,三军汇合,准备攻城!”
“诺!”
……
庐陵城。
半面残破的军旗耷拉在旗杆上,褪色的‘勇’字被风撕成缕缕布条。
伙房飘来糊味,三两个士兵蜷在熄灭的篝火堆旁,用豁口陶碗刮着锅底发黑的粟米粥,青铜剑横七竖八插在泥地里,刃口凝着暗红血锈。
值夜的哨兵倚着木栏,皮甲肩扣松脱了半边,看起来无精打采。
就在这几个值夜哨兵打着哈欠时,偶然间眼皮一抬,猛地见到面前出现了一位身披铁甲的男人,登时让这几个值夜哨兵为之一怔,立马站直了身子,低声道:“将军!”
这将军正是魏王麾下名宿,通窍大将傅毅飞。
傅毅飞不语,玄色披风被朔风卷得猎猎作响,只是抬头瞧了一眼这几个哨兵,接着便闷头入营。
几个哨兵,已经汗流浃背了。
傅毅飞的速度很快,片刻之后便抵达了粮草垛前。
他驻足在粮草垛前,指节叩击麻袋时溅起微尘,几个蹲在灶坑旁拨弄炭火的辅兵慌忙起身,被火光照亮的半张脸还沾着黍米碎屑。
辅兵伙长慌乱不已:“将军,将军。”
傅毅飞只是瞧了一眼这几个辅兵,也没有过于言语,只是阴沉着脸,瞬息之间化为一道玄色遁光,施展真元,转瞬便消失在这军营之中,不过一炷香的时辰,便出现在这庐陵郡城的郡守府。
那庐陵郡守早早感知到了傅毅飞的真元,已经出门迎接,遥见傅毅飞以真元遁光而来,当即拱手道:“傅将军!”
“刘郡守。”
傅毅飞也是拱了拱手,接着便毫不客气的问道:“兵源为何如此劣质?魏王吩咐,分配给我的兵马,乃是周边几郡郡兵所集结,足有三万之众,再加上这王府护卫,应有五万才是!本将方才巡视军营,细细数来,远远不足五万,甚至半数都不足!”
“这里的兵马,只有两万出头,况且兵员素质极差,不少都饿的皮包骨,修为不说炼血,大部分瘦骨嶙峋,如何能战郑均?!”
傅毅飞毫不客气的对着面前这位刘郡守一通责问,搞得刘郡守颇为尴尬,便只能干咳两声,对傅毅飞道:“傅将军,我知晓您的担忧,不过这辎重、粮食,都被王爷取走了,兵源的事儿,也很难办,各郡郡守均不配合,只是派来些许流民,我等也不想如此的。”
这其中水很深。
五万大军,这得是多少空饷啊?
于是庐陵王大手一挥,直接和附近几个郡的郡守一合计,吃了一丢丢空饷罢了。
不多,也就吃了三万的空饷。
至于对敌?
敌军主将何人?黑山的区区一个皂吏小儿罢了。
走了狗屎运,成了蔡家的女婿,竟也能成外罡武者,统御士卒,这有何惧?
长阳郡的杨黎也是通窍武者,再加上素有名将之称的傅毅飞、本郡的刘郡守,这可是三尊通窍武者,又怎会拿不住这一个小小的外罡?
所以,庐陵王李延年便心安理得的吃了空饷,用这笔空饷,又从素心斋那里买了几个被调教好的外罡境的名妓,逍遥自在。
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傅毅飞直接便沉默了起来。
沉默许久之后,傅毅飞才张口道:“庐陵王难道不知,郑均于三日前突破通窍的消息吗?”
“竟有此事?”
刘郡守大惊:“那郑均今年不过十九岁,尚不足二十岁!他这般年岁突破,竟然比太……竟然比那伪帝的太子还要早上两年!”
“不仅如此,杨黎来报,郑均身居三种神通,外罡巅峰时,杨黎便不是他的对手。”
傅毅飞颇为无奈,当即张口道:“如今郑均一朝突破通窍,怕是在通窍境中,也是骁勇之辈,你、我、杨黎三人齐上,怕是也才能和郑均缠斗一番。”
听到傅毅飞这么说,刘郡守一时之间也感到有些棘手,但还是小心翼翼询问道:“傅将军当年,率五万辎重之士,迎接那大寇秦存海三击,足以见得手段高明!今郑均不过通窍,将军麾下兵马两万,胜之不难吧?”
傅毅飞见状,更加无奈了,开口解释道:“青州时,乃是那秦存海孤身前来探营,我才依仗五万辎重兵来防御,与之对轰三击!而后虢国公赶来,将秦存海惊走,这才事毕……”
“那辎重兵虽为三流军队,运送辎重,但也是正经军队,不似眼下这两万人,怕是与那张本功驱使的流民无异!况且郑均也并非孤身一人,他麾下拥兵数万,此番前来攻拔长阳,更是率领麾下三部,共计四万五千人。”
傅毅飞来之前,对郑均的资料收集了不少,因此很轻松的就明白郑均军队实力与情报,当即道:“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战胜郑三郎在康乐郡连败张贼的军队呢?!”
听到傅毅飞的话语,刘郡守一时之间也有些不知该如何是好了起来。
而傅毅飞则是深吸一口气。
眼下,也没有其他军队能够调集了。
原因很简单。
永昌皇帝亲征了,魏王、韩王的军队,已经尽数投入了新阳,根本无暇分兵,甚至还急需增援。
如此情况下,他又哪里来的其他士卒?
刘郡守问道:“那依将军之见,我们应该?”
“刘郡守,与我修书一封,赠予那郑均便是。”
傅毅飞深吸一口气,张口道:“双方罢兵,以长阳、庐陵为界,互不侵犯。”
“这岂不是置杨黎于不顾?”刘郡守迟疑道,“他可是杨氏族人啊。”
“出击救援,九死一生;就地防御,倒是有五五之分。”
傅毅飞冷冷道:“我不管他是什么杨家人、马家人、牛家人的,战阵之中,本将需向魏王殿下效死!若是庐陵郡兵一朝葬送,郑均长驱直下,入大梁,惊王驾,又该如何?!”
刘郡守闻言,拱手道:“既如此,刘某愿与傅将军一同修书!”
无所谓,反正主锅是傅毅飞的。
和他没关系。
……
五日后,长阳郡城之外,军旗猎猎。
四万七千余大军,集结于长阳郡外,准备攻城。
长阳城上守城的老卒攥着长矛的手指已经发白,粗粝掌心黏着半凝固的汗,望着城下乌沉沉的铁甲阵,喉结在嶙峋的颈子上来回滚动,身子颤抖。
郑均策马于阵中,手中握着一纸书信,面色古怪。
陈敬仲如今已经抵达郑均左右,见郑均手持书信,当即笑道:“将军之威,连那庐陵郡的傅毅飞也已经知晓!那傅毅飞号今州名将,见了将军,也不敢贸然出击,便想着放弃长阳……如此看来,这长阳城,将军已经唾手可得了!”
“嗯。”
郑均点了点头,还是郑重道:“不可大意,这傅毅飞既然有如此名堂,还是小心一些,万一这是疑兵之计便不好了。”
陈敬仲道:“将军放心,末将亲朋已遍布庐陵,若是有行军踪迹,末将定然通禀。”
郑均点了点头,接着便环视一眼四周,复问道:“各军准备的如何?”
“将军,三军已依照三才阵布置完毕,此阵简单,诸将皆通。”
一旁的冯贺当即禀报,同样犹豫道:“将军,您此前尚未组织过三万人以上的军阵,此番集阵,可是冒昧?不若先让士卒攻城,消耗阵盘灵气,然后您再集万人军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