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2/3页)
知道了。”
陈敬仲点了点头,道:“明公此刻,身在何处?”
这次的这一声‘明公’,倒是多少有些走心了。
毕竟陈敬仲之前见到郑均斩杀卢豪,只是觉得侠气了得。
如今听了郑均的战绩后,方知天下之大,谁才是真正的英杰!
“明公屯兵于妙心县。”
“走!”
得知了郑均目前的位置之后,陈敬仲便不再多言,只是抬手让四周的骑兵,一同跟着自己,催马向西骑行。
沿途千里皆枯。
不少树林已经罕见草木,多被流民所挖了充饥。
而妙心县城周围的树木,早就已经被坚壁清野,陈敬仲自是远远便是望见了县城。
只不过在陈敬仲眼中,这妙心县城此时,却不怎么样。
隔着沟壑,陈敬仲遥望对岸,却只见城墙塌陷,一片破败,护城河早已枯涸,路边布满了正在被人收敛的尸骸。
但却能看到,有一支军队正在此地驻扎,指挥不少流民,修建城池。
陈敬仲见状,策马而来,不多时,便率领骑兵入城。
守城士卒见了陈敬仲后,通报一声,便得了诏令,让陈敬仲入城。
刚进城来,陈敬仲便眉头一拧,察觉到了一抹异样。
一股血腥味儿,飘散在城中上空。
放眼所及,城中房屋多为黑色,光秃秃的一片,乃是流寇攻城过后,焚烧所致。
流寇过境之后,自然是烧杀劫掠,有血腥味儿很正常。
但这血腥味儿,却不太正常。
因为比较新鲜。
除了这血腥味儿之外,还伴随着不少的哭声。
一念至此,陈敬仲抬手望去,却见城内路旁,一根巨木伫立,悬挂着一颗颗目光狰狞、错愕的脑袋。
而在县衙前、午门中,有不少被缚双手,孔武有力的炼血武者,正被押上前来,被斩首。
看到这一幕,陈敬仲不由一怔。
他瞧出了这些人。
观甲胄,乃是肃州、宣州边军甲胄。
都是老营的兵卒!
而后面,还有不少炼血武夫,看样子都是从贼的流寇。
这样的老兵,都是十分罕有的士卒,应该留下,打乱部署,编入军中啊!
为什么要杀掉?!
陈敬仲有些发急,准备赶紧入县衙,劝说郑将军莫要继续杀下去了。
而就在此时,陈敬仲却忽得发现,一个披着甲胄的蓄气武者被推了上来,那蓄气武者还不断挣扎,口中大喊道:“郑将军不打算建功立业、解救天下吗?为何要斩杀壮士!”
那蓄气武者,披甲上阵,赫然是一名不错的基层军官。
见此情况,陈敬仲当即打算拦下。
蓄气武者都斩?
只不过还不等陈敬仲阻拦,却见一个年轻小将走了出来,昂着脑袋,傲然道:“将军说了,似你这般祸乱天下,劫掠百姓的贼子,安敢称壮士?速速斩之,将军不想听此人多舌!”
“是!”
行刑的刽子手没有丝毫犹豫,得了命令之后,直接大刀扬下,霎时间鲜血狂飙。
血腥味愈发浓厚。
而周围围观的流民们眼神中充满了怨恨,听到了那传令小将的话语之后,更是忍不住拍手叫好。
“好!”
“郑将军为民除害!”
“我全家都被这狗日的贼人杀了啊!二牛多谢郑将军替我报仇,将军大恩大德二牛没齿难忘……”
“……”
周围叫好声连绵不绝,陈敬仲张了张口,不知该说些什么。
而后,那年轻小将忽然上前来,对着陈敬仲拜道:“亲兵营十夫长魏权,拜见陈将军!将军,郑师有请。”
十夫长?
大周军中,没有这官职吧?
陈敬仲不由为之一怔,不过他也是听懂了什么意思,当即点头,接着便上前,进了县衙之中。
县衙里,正有一人,样貌端庄、身姿挺拔,举手投足之间都不怒自威,身上杀气凛凛,正端坐县令位置,听着一旁的中年外罡儒生汇报工作。
那外罡儒生,穿着大周七品官袍,赫然是当地妙心县的县令。
而陈敬仲入内之后,那主座之上的将军抬起头来,开口笑道:“敬仲来了,快快入座。”
“有敬仲在,本将心乃安也!”
闻言,陈敬仲不由受宠若惊。
……
讲话之人,自然是郑均本人了。
郑均望着陈敬仲,欣喜不已,接着便开口笑道:“敬仲此番前来,带了多少骑兵?”
能带骑兵。
这家伙把南楚的骑兵带来了?!
真是太棒了。
下一战就让这些骑兵冲锋。
羊毛不薅白不薅。
反正这又不是自己的部曲,随便用。
虽然郑均让陈敬仲带兵下黑山,但看到了陈敬仲带的这骑兵,郑均便意识到了这一点,陈敬仲带的绝对不是黑山寨的山贼。
山贼能是弓马娴熟的骑兵吗?
不可能的。
山中怎么跑马?
山中的骑兵,只在南方山越有的山越骑。
这可是博州,哪儿来的山越骑。
所以,郑均认为这陈敬仲带的乃是南楚余孽无误了。
“将军。”
陈敬仲铿锵有力道:“标下募得八十骑而来,还请将军示下。”
“八十骑?”
这个数字,郑均有些失望。
不过想想也还好。
毕竟自己这一千八百人,才凑出五十骑。
陈敬仲带八十骑,已经算是不错了。
“敬仲,此番收缴,大破贼军,共有二十三名贼将老营之兵、二百三十四名流寇炼血被我招下,敬仲觉得,该如何安排这些人?”郑均问道,“除此之外,还有四百官兵投效,自称被流寇裹挟,如今反正,被我抽杀了一百人,至余下三百。”
“应打散入各部……”
陈敬仲没有犹豫,直接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然后又犹豫片刻,补充道:“将军抽杀,太过于浪费了些,彼辈皆为良卒,可用之于战阵之中。”
自己目前效忠的这位明主哪儿都好,唯一的问题就是太过于嫉恶如仇,嗜杀了起来。
无论是山匪还是这些降卒,虽然做了不少坏事儿。
但事都发生了,杀了也是无用。
不如留着,让他们为自己征战四方。
这样,还能补充兵源。
何乐而不为?
“彼辈杀伐暴虐,专横蛮行。”
郑均摇了摇头,冷冷道:“我需要的是一支令行禁止,军纪严明的军队!而不是一支稍有逆风,便叛逃的军队!”
郑均要的是‘撼山易,撼军难’,拥有严明军纪的队伍!
就算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要拼力搏杀的队伍。
而不是和常规军队相似的队伍,战死比率达到二三成便会溃败的队伍。
这些老营兵,虽然打仗凶猛,但明显打不了逆风仗。
一旦相持,郑均毫不怀疑他们会就此逃脱。
因此,宁愿人数少些,郑均也不会让人数多些。
听到郑均这么说,陈敬仲虽然不太认同,但还是点头称是,表示‘将军英明’。
和老板对着干,你不想要工作了?
郑均见此,便不再多言,而是看向一旁妙心县令乔子敬的文书,连连点头:“既然如此,那便这样了。以工代赈,尽可能安置这些流民,妙心县此番死难者数万,想要恢复生产,还需一阵子,我让你准备好的文书也尽可能送来,我会让一名蓄气将领,来妙心县担任都头的。”
“将军。”
乔子敬虽然现在对郑均敬若天人,但还是忍不住低声询问道:“此等举动,是否有些太过于僭越了?我大周县兵一都三百人的军制,乃是神武皇帝钦定,为天下县兵、郡兵所制,唯南北二军、边军不施。”
“事急从权,若非如此,岂不是让那流寇,在康乐、平章郡肆虐纵横?”
郑均满不在意的开口说道:“而且,我不是让你写文书给郡守了吗?”
听到郑均这么说,乔子敬一时之间哑口无言。
郑均做了一件非常简单的事。
那就是将自己手下,重新划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