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声名渐起,保护士绅! (第2/3页)
够瞧出来,郑均的前途不可限量。
孙家,是个小家族。
族内只有父亲这一位蓄气武者,并无外罡。
但自己的舅舅,可非同凡响,那是代表济世堂在博州的人物,外罡强者!
娘家势大,因此孙启薇、孙启真也经常在舅父家中闲玩,给济世堂办事。
因此,孙启薇自然知晓,济世堂近些年,一直在资助一些‘潜龙’。
虽然不知为何,但孙启薇觉得,郑均的潜力,可比济世堂找的那些人要有用的多!
这,才是真正的在世真龙!
或许,自己也有机会……
毕竟英雄救美,以身相许。
也是一桩美谈。
孙启薇想到了一点,脸颊微微泛红,正准备付诸行动的时候,却见门外传来一阵声响:“敢问是济世堂博州商大掌柜的甥子孙公子、孙小姐否?在下博州蔡氏家仆,蔡六。”
听到了‘博州蔡氏’这四个字之后,孙启薇瞬间心中一凉,但还是回应道:“正是。”
博州蔡氏?
那可是庞然大物。
既然博州蔡氏有人在此,那这位郑都头,就不是自己能够觊觎的了。
想到这里,孙启薇不由叹息一声,将方才的想法抛到脑后,彻底烟消云散。
正妻做不得,她也没什么予人妾室的想法。
而听到孙启薇回复,蔡六便继续言道:“听闻郑都头言,两位蒙尘至此,因此我家少爷特地遣老仆来送二位下山。”
“多谢蔡老先生,也多谢蔡公子了。”
……
上山剿匪,对于郑均而言不过是一件小事。
但消息传开之后,却让周边的乡民们敲锣打鼓,处处夸赞郑均。
尤其是南沙镇的百姓。
以往山匪每三四年就会来劫掠一次,百姓们深受其害。
如今,山匪被除了。
镇子里的恶霸严家,也被彻底根除。
不仅如此,那位郑都头还是位爱惜百姓、为国为民的好官,没有霸占严家的那些田地、继承严家的印子债。
反而一把火将所有债条烧了个干净,又让手下的士兵分发田地,让原本出了苦力气,辛劳一整年,但田里的粮食却不属于自己的佃户真正拥有了自己的田地。
这让乡民们感到十分振奋,对郑均自然也是感激至极。
以至于,同舟会在乡镇之中的进展异常顺利,尤其是南沙镇,在保长严英的带领下,近乎是家家都想入会,成为会中一员。
不过对此,郑均却并无太大感想。
只是派人调查取样,而后照常练功。
爱惜百姓,为国为民?
纵使郑均脸皮很厚,但也不敢认下这两个成语。
他只不过是在这个比烂的官僚系统里,稍微当人的一个而已。
好官有,但绝对不会是自己。
毕竟……
自己查处严家,真的是为了给百姓办事吗?不是,只是想要严家的钱、收服百姓之心赚个名声罢了。
来日万一出事儿了,自己忍一忍,忍到天下大乱,也能振臂一呼,县内景从。
说不准,也能效仿汉高祖,成这黑山县之主,一步步滚雪球滚起来。
就这般,时光匆匆,自剿匪之后,已过七日。
蔡勋的提议已经递交到了郡里,不过郡里迟迟没有给个回复,郑均也没有什么不耐烦之举。
毕竟扩兵和县兵联合,确实是件大事儿。
这事儿大概率是要层层上报,最终报到了京都朝廷那儿的。
上达天听也是很有可能的。
所以,等待也是很正常的。
这一日,郑均照常在兵马司练刀,努力还债。
而郑均的刀法精湛至极,令得周围兵卒们一阵感叹。
而就在此时,杜定快步走来,对着郑均行礼道:“都头。”
“小杜来了啊。”
郑均闻言,不由微微一笑,回头看向了杜定,开口道:“踏浪刀练得怎么样了?”
“多谢都头指点,卑职略有精进,但却一直有几个疑惑点……”
杜定闻言,抱拳回答。
而郑均安静聆听了杜定的几个疑惑点之后,立马开始解答了起来。
郑均可是拥有圆满级的踏浪刀法,对于杜定这种刚入门的初学者,解答起来自然是游刃有余。
而对于杜定而言,原本对他可以说是如同天堑般的疑难杂症,经过郑均指点之后,立马便迎刃而解,对郑均更加感激了。
讲解之后,郑均又带笑道:“日后私下见面,不必称呼什么都头之类的官面话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