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名震黑山(5k) (第2/3页)
”
杜定的声音从窗外传来,马致远朝着外面的校场望去,不少的弟子学徒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正聚集在一起,摩拳擦掌,看起来十分兴奋。
与徐家武馆的随口一提、临时起意不同,马家武馆的这些学徒早就得到了消息,并且十分愿意到军伍中去参军。
毕竟……
徐家武馆的学费太高,报名的都是县中有钱人家的孩子,对他们而言,改变生活的途径有很多种,并非一定要当兵。
但马家拳馆收费低廉,马致远为人和善,甚至秋收时,送一斤粮食,也能来马家拳馆练些时日的拳法,因此在马致远知会过后,马家拳的学徒们全都踊跃报名,早就想从军改变自身命运了。
不求银子,就说参军成了黑山卫的正卒,每个月都有一粒朝廷发放的益血丸呢!
凭着每月一粒的益血丸,到退伍的年岁,也能混个炼血出来。
炼血武者,在县城中便已经是有头脸的人物了。
望着面前的学徒们,马致远兴致高昂,大手一挥,高兴道:“好好好,老朽这就带你们,去投军!”
若是郑都头麾下亲兵里,能有十名自己的徒弟,自己在郑都头心里的分量应该都会更重一些。
如今这些边州兵荒马乱,流寇作乱、北戎南下,似郑都头这等英雄人物,是迟早要出头的,郑都头并无亲族,因此,与郑都头关系最亲近的就是同乡之谊了。
若是日后,自己的徒弟能出几个县令、县尉,马家也就能够光大了。
马致远在心中细细想着,他倒是不敢想什么从龙之功、开国功臣。
虽然心思活络,但马致远还看不出大周这危机四伏的景象。
他只想当个同乡之谊,想着郑均能够在大周朝廷里节节攀升,带着同乡们一起扶摇直上!
……
黑山县内,传闻涌动。
无论是当地的士绅大族,还是武馆打行。
郑钧的名声,再一次响彻了整个黑山县。
与之前那少年扬名,武道天骄的名声不同。
这一次,郑均的名声登堂入室、登峰造极!
成为了县城之中,人人敬畏的存在。
不少士绅心思活络,已经准备多番打听郑均有无娶妻纳妾,准备寻个关系了。
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郑三郎,前途无量。
而这个被黑山县所有人敬畏的郑均郑三郎,此刻正披着大氅,端坐在兵马司内,手中握着一卷兵书,翻来覆去的看,爱不释手,态度极其认真。
之前的郑均,并没有觉得这兵书有多稀罕,只是草草看了两遍。
毕竟来此武道大世,郑均想着的从来都是一人敌万军,来去影无踪。
力量存在于自己的世界,军队的作用体现在哪儿?
就算能够结阵,但也有限制,行动缓慢,武道高手来去如影,结成军阵只能被动防守,无法主动出击,这样的情况郑均颇为不屑。
但现在,他悟了。
因为结阵之后,真的爽啊。
被别人结阵,当集体中的一员,自然不爽。
但别人给自己结阵,这种伟力聚集于己身的感觉,确实如同磕了药一般舒爽。
你是外罡又如何?
我大军结阵,你也不敢来碰我一个蓄气!
而郑均仔细翻阅了兵法,尤其是阵法篇之后,不由感叹万千:“创建阵法的真是人才!”
星斗阵,只不过是大周行伍里,最简单的一种阵法,也是最基础的阵法。
此外,还有骑兵冲阵的阵法、弓兵合阵的阵法……
各式各样,花样无穷。
但无论是什么阵法,最重要的还是在人身上。
首先,想要达成阵法,需要三个条件。
第一,拥有阵旗。
阵旗立于军中,日夜与这支军队一起操练,受该军旅的每个人血气、真气的交汇,可阵法通灵,互相通联。
第二,士卒训练。
不是说随便拉二十个武者就能结阵,最起码也要做到演练军阵形式,有攻有守,不至于乱走冲散了阵型,导致大家的真气溃散。
最好就是大家都修行的同一种功法,如此便是能够更加熟悉一些。
第三,主将强悍。
达成上述两点之后,最重要的还是主将。
主将的难度最大,毕竟每个人的真气、血气都是很杂乱的,虽然有阵旗立于身边,可以将这些真气串联在一起,但也需要主将以自己的真气来引导这些真气、血气,这才能统一调度。
有些统帅本事不足,就算结了阵,也无法将全军的真气、血气如臂使指,只能发挥十分之一乃至二十分之一的威能。
但有些统帅,真气磅礴浩瀚,能够统一调度指挥,无论是麾下有多少兵卒,全都能够调动起来。
这也就是名将与寻常将领的区别。
本朝神武皇帝、前朝虞太祖、前前朝的魏高祖都能指挥五十万人以上的军队,此为三者能够定鼎天下的关键所在。
而翻阅完了兵书之后,郑均却陷入了沉思。
“按照上面说的,我昨夜结阵,感觉有些奇怪啊。”
郑均在心里思索着,感觉自己昨夜的感悟有些和这兵书上说的连不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