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三章 冲击已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三十三章 冲击已至 (第2/3页)

五六百亩?那一年倒是可以赚两千多万,比干批发好。”

    “老黄,有没有门路?我也想回去老家种榴莲。”另一个老板热切地问道。

    “呵呵,阿伟你就别想了。”老黄摇摇头。

    “为什么?”

    “海陆丰公司昨天发公告了,宣布只在琼州和汕美两地推广新技术榴莲种植,而且总种植规模限制在一百五十万亩以内,你想包地,只能去琼州那边碰碰运气。”

    “靠!为什么搞限制呀!”

    “不限制,大家一窝蜂一起种,到时候大家都赚不到钱,一百五十万亩已经够多了。”

    “有道理,我马上去琼州。”

    “老刘,你不是琼州人嘛?带兄弟一把!”

    “滚滚滚,谁是你兄弟?”

    “别这样,你小子别忘了,前段时间咱们去淡水的…”

    “靠!你别乱说…”

    批发市场的榴莲批发商各奔东西。

    有人迅速将榴莲运输到北方甩卖,他们害怕海陆丰公司会北上,因此价格也压得非常低,几乎是逼近成本线销售;

    有人要求暹罗和安南的工厂延迟发货,试图避开海陆丰公司的榴莲上市时间;

    有人前往汕美或者琼州,准备包地转行种植榴莲或者香蕉。

    另一边。

    羊城仓储超市。

    一个水果店老板:“阿林,榴莲来100件,再来20件红大麦克。”

    “可以,要配送吗?”

    “不用,我叫了车,快点将货给我。”“等一下,我开单给你,你去隔壁仓库提货。”

    “好好。”

    虽然拿货物价格达到16块钱一斤,但他们卖19块钱一斤,加上配送上门之类的服务,还是可以卖出去的。

    看起来一斤就赚两块多,但是在薄利多销的情况下,这个水果店两天可以销售一百件榴莲,每件都是标准的17公斤到20公斤。

    包括麦克系列的香蕉也是一样,在薄利多销的情况下,还是有利可图的。

    目前海陆丰公司每天向珠三角地区,输入大约1.8万件特优级榴莲,仍然表现出供不应求的情况。

    毕竟海陆丰公司的榴莲都相当于暹罗的a++果,而且品质非常稳定,还带有比较好的香味,加上树熟优势和价格优势,一到货就被消费者和水果店抢光了。

    很多消费者都是一箱一箱的买。

    虽然比农场直接采摘的15块钱一斤贵几块钱,但很多消费者不想去产地,只能接受高几块钱的叠加成本,其实去产地可能费会更多,毕竟交通住宿和吃吃喝喝需要不少钱。

    因此去不去产地,那就看消费者自己的想法了。

    如果没有时间,或者懒癌晚期,那就在附近的专营店和水果店购买。

    如果有钱又有闲,就去产地一边旅游,一边享受价廉物美的新鲜树熟榴莲。

    那个水果店老板拿到了货物单,就急匆匆跑过去隔壁的仓库区。

    连挑都不挑,他就和自己的店员,将100件榴莲和20件香蕉搬上小货车,其实这些榴莲已经是精挑细选的产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