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产业延展 (第2/3页)
种植户的关系,将果子混入其中。
李根生这个脐橙种植园面积是50亩,减去一部分新树,还剩下40亩,又去掉不达标果子,亩产大概是2200斤左右,这个园子大概产出88000斤脐橙。
刚才老宋说的打标签,就是根据这个产量来估算的,每一个脐橙都要打标签,因此标签数量会提前算好。
这其中有巨大的利益。
因为海陆丰公司给的采购价格是一斤三块,往年壬田镇周边的脐橙价格才一斤一两块钱,只有赣南脐橙核心产区的好园子,才有一斤三块钱的地头价。
价格的差异,会产生巨大的利益。
虽然公司已经包下了壬田镇1.5万亩脐橙种植园,去掉一部分新园子,老园子还有五千亩左右,是不在签约范围之内的。
这些不在签约范围内的园子,要么就是之前被人包下的,要么就是自己做电商的,或者干脆待价而沽的。
价差一块多,有人会铤而走险,也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因此公司直接搞了贴标签,给每一个果子做身份证,这个标签上面还有二维码,送去镇里的临时收购中心后,还要再过一遍筛选机,筛选机有专门的二维码读取系统,根本不可能仿冒。
随着一个个果子被贴上标签。
李文龙又赶紧将一筐筐果子搬上三轮车,装满之后,他迅速开着三轮车去镇里的临时收购中心。
整个壬田镇的脐橙,主要是纽荷尔脐橙,这也是赣南脐橙的主栽品种,通常在11月上旬开始成熟上市。
可以持续采摘3∽4个月,不过考虑到品质,两个半月采摘期基本就是极限。
1.5万亩脐橙,平均每天要采摘200亩左右。
这两个半月,收购队都会驻扎在壬田镇。
李根生家里面就五个劳动力,为了保证在今天完成采摘,他只能请村里面的人过来采摘,其实这些人家里面都有种脐橙,今天过来李家园子采摘,赚一点钱,过几天又要付钱请别人采摘。
傍晚四点半左右。
李根生和儿子李文龙拉着最后两车脐橙,来到了镇子旁边的临时收购中心。
“詹队长,这是最后两车了。”
正和另一个种植户谈话的詹楷文,叫喊道:“小山,接收一下。”
“好的。”
过了一会,詹楷文谈好了事情,才给李根生结款。
“一共是88719斤,不达标果子3687斤,实收85030斤,不达标的果子你们自己拉回去,总款项是255090元,这是商票,你们过去隔壁财务室领钱。”
接过商票,李根生有些不太懂:“詹队长,这个票直接过去领钱就可以了?”
“嗯,拿了钱,再过来拉那些不好的果子吧!”詹楷文随口一说,然后又去接待另一个种植户了。
“好的。”
父子俩赶紧去隔壁财务室。
很快就收到了银行的汇款提示。
紧接着又拉着三千多斤品相不太行,或者存在失水可能的果子。
两人刚刚开出采购中心,就被人拦了下来。一个带着鸭舌帽的中年人,小声问道:“老哥,这些橙子都是里面挑出来的次果?”
“是呀!你要?”李根生正想着如何处理这些次果,他转过身拿起一个果子,然后切开给鸭舌帽一块:“都是好果子,就是有些皮之类。”
鸭舌帽吃了一口,果然味道非常不错,和核心产区的赣南脐橙差不多,随即说道:“一块钱我收了。”
李文龙摇摇头:“一块钱?不合适…”
“一块二,这毕竟是次果。”鸭舌帽咬着牙给了一个新价格。
李文龙才不相信这是对方的底价:“就一点瑕疵,至少要一块五。”
“老弟,一块五我也赚不到钱呀!我们一人退一步,一块三如何?”
父子俩小声谈了一会,接受了这个价格。
拿下这三千多斤次果的鸭舌帽,带着李根生父子俩的车,来到镇里的一家民房,然后将橙子卸在民房的院子里。
又赚了五千多块,李根生决定去市场买一些肉菜,今天晚上吃一顿好的。
而今天收了近45万斤脐橙的临时收购中心,已经安排好公司的专属大货车,将这些脐橙迅速发送到珠三角、长三角和京城地区。
至于赣省本地,除了北部一部分专营店有出售,其他专营店都没有上架脐橙,毕竟这里就是产地,竞争太激烈了。
要知道海陆丰公司上架的价格,为一斤5块钱,这个价格在市面上不高也不低,但如果只计算同品质的果子,价格其实偏低很多。
目前除了赣省的专营店,其他专营店一共有279家已经营业,一家就分配到一千六百多斤脐橙。
由于海陆丰专营店有app的网上用户,这些用户如果选择就近下单,就不需要加快递费,直接由附近的店铺同城配送。
第二天,一大早。
天刚蒙蒙亮。
魔都,宝山区。
海陆丰专营店宝山分店,已经开业一个多月,今天从附近仓库配送货品的小货车,已经拉着东西过来了。
四个店员和两个司机,快速将车厢里面的货品搬下来,其中还有一大堆提前打包好的内部快递。
“这么多脐橙?”店长叶琳琳看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