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调试与动作(加更) (第2/3页)
震惊得目瞪口呆。
张思广倒是没有太兴奋,毕竟这是全新的技术:“就是不知道准确性如何?如果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准确性,那对于育种的帮助将非常大。”
至于再高的准确性,张思广不敢想象。
结合体的分析结果,也只是用了两个小时左右,就完成了分析工作。
达到江淼设定的标准,即年产生牛乳14吨以上级别的结合体,一共有28个,其中乳蛋白和其他成分含量都比较优秀的个体,有7个。
而二代结合体之中的公牛,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第二次模拟配对分析。
将那七个比较优秀的二代母牛挑选出来,然后就全部二代公牛的基因进行第二次模拟配对。
这一次只费了半个小时不到,就得出了结果,有5个二代公牛的基因在和那7个优秀的二代母牛结合之后,产生极其优秀的三代母牛。
其中一个三代母牛,可以实现年产生牛乳19.7吨,其他几十个结合出来的三代母牛,普遍年产奶量都在15吨以上。
既然育种谱系已经出来了,江淼并没有拖拖拉拉,直接吩咐道:“张博士,你们按照这一份育种谱系,开始诱导那12头初代母牛产生胚胎,同时给那9头初代种公牛进行取精,做精子的性状分离,然后通过代孕的方式,培育出二代公牛和母牛,然后等二代母牛公牛成长起来,再根据谱系,进行下一轮育种。”
虽然不知道这个育种谱系靠不靠谱,但张思广还是决定试一试:“可以,这件事交给我吧!”
其实这也是因为张思广觉得有江淼背书,不需要担心承担责任,才敢揽下这个任务。
要是他还在之前的首农集团工作,没有管理层的背书,他可不敢如此大胆。
江淼转过头看着展霆:“展博士,你的任务是继续检测养殖基地中的奶牛基因,每检测好两百份种公牛、两百份母牛的基因,就将基因检测报告打包发到我设在科技事业部的邮箱之中,到时候我会亲自处理这些基因序列。”
“好的。”展霆点了点头。
“如果这个基地的奶牛基因检测完成,就去其他基地,将剩下的奶牛基因都检测一遍。”
展霆有些为难地提醒道:“老板,如果这样的话,人手可能有些不够用。”
江淼直接了当地给出解决答案:“你直接打报告给人事部,再招聘10个基因检测专业的人员,就说我同意的。”
“好的,我会尽快向人事部申请。”展霆心里面松了一口气,他刚才真的有点担心,毕竟目前他手下就四个人,要检测如此庞大的奶牛种群基因,肯定没有那么容易。
江淼又补充了一句:“顺便给育种站也招聘多10个专业人员,你报告一起打上去。”
“没问题。”展霆将这件事记下来。
打发了展霆、张思广两人之后。
下午江淼又将召集了养殖基地管理层。
他让养殖基地的管理层,先对基地内部的所有母牛进行分群。
要知道,国内的奶牛品种有些混乱,目前英雄乳业的奶牛都是荷斯坦奶牛,但荷斯坦奶牛也分为很多群系。比如在国内本土培育了近一百年的赛里斯荷斯坦奶牛(即黑白牛),这是传统荷斯坦奶牛和本土黄牛杂交之后的品种,特点是体型比较小,产奶量也比较小,已经是接近淘汰的老品种。
赛里斯荷斯坦牛目前英雄乳业只有一小部分,大概只剩下三百多头,也没有养殖在庐陵养殖基地这边,而是在养殖在豫章市的老基地那边。
此时庐陵养殖基地内的荷斯坦牛,一共可以分为四个大群系,分别是大荷斯坦牛a系、大荷斯坦牛o系、中荷斯坦牛z系、中荷斯坦牛h系。
大荷斯坦牛a系,核心基因种群来自于阿美丽卡。
大荷斯坦牛o系,核心基因种群来自于欧盟。
中荷斯坦牛z系,核心基因种群来自于国内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杂交品种。
中荷斯坦牛h系,这是中美欧三系之外,各个地方小范围杂交,其基因谱系非常混乱的奶牛。
江淼之所以要给这些奶牛分种群,就是为了调整它们的饲料配方。
毕竟育种太慢了,母牛怀孕需要280天,小牛犊生长到可以育种,又需要18个月,加起来差不多28~30个月才可以培育出一代。
因此江淼打算先从饲料入手,毕竟改进饲料配方,效果几乎是立竿见影的,只需要一个月左右,就可以让奶牛产能获得明显的提升。
6=9+
很快划分好了四个种群之后。
那个大杂烩一般的h系奶牛,直接被江淼放弃了,毕竟它们的基因母太源混乱了,很难拿出一个高效的饲料配方,他又不可能专门给每一头奶牛定制一个饲料配方。
因此只为a系、o系、z系制定专门的饲料配方。
而且不止一种配方。
每一个种群都需要四个配方,即牛犊生长配方、育成牛配方、青牛配方、产奶牛配方。
这些配方都江淼整理出来后,送去注册专利。
而养殖基地将奶牛划分好种群之后,也开始按照新配方进行调整喂养。
林大通虽然不认为这种调整会有好效果,但是他这个人比较听话,一板一眼地执行着江淼的命令。
刚开始的一个星期,奶牛的每天产奶量并没有太明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