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上(加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xbiqugu.la
    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上(加更) (第1/3页)

    安排好了罗玉麟团队的科研项目之后。

    江淼又陪着书雅聊了一会。

    时间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六月初。

    受邀而来的王英祥教授团队,又在萧碣石院长的带领下,来到了红草镇的大豆实验田。

    看着作业的大豆收割机,快速收割着已经半枯黄的大豆。

    众人小声地讨论着。

    带眼镜的研究员笑着低声问道:“老张,你认为这一片大豆亩产有多少?”

    张研究员看着豆藤上的豆荚:“就两百多公斤吧!”

    “两百多公斤?看来没有达到预期呀!”戴眼镜的研究员摇摇头。

    然而王教授却眉头紧皱,心里面正在等着结果出来,因为他发现一个之前忽略的问题。

    很快,这一块种植面积约半亩的大豆田,完成了收割工作,工作人员将脱荚之后的大豆装入麻袋之中。

    一上电子秤。

    结果就出来了。

    “老乡,114公斤,570块钱,加上补贴,给你770的票,去我们公司的财务室兑换就可以了。”两个收购员开出一张770块钱的票据,交给一片的老农民。

    “谢了,后生仔。”老农民拿着票据笑嘻嘻。

    而王教授却拉着老农民:“老乡,你这大豆如何种植?”

    “呃?”老农民不明所以,不过看到王教授等人是和海陆丰公司的收割队一起来的,以为他们也是海陆丰公司的人,便笑着回道:“也没有怎么管,我一开始浇了一些水和肥料…”

    王教授一边听,一边将老农民描述的种植情况记录在小本子上。

    这时候,那几个研究员也反应过来了。

    “不对劲。”

    “确实不对劲。”

    “这个产量太高了。”

    比起他们团队搞的那些高产实验田,动辄亩产三百多公斤,甚至有亩产近四百公斤。

    这半亩才生产114公斤大豆,看起来似乎很一般。

    然而只要真的了解过双方种植条件和管理水平的情况,就会明白眼前这些大豆田,不能简单粗暴地认为等同于他们的实验田。

    因为眼前这些大豆田,其实是在低管理水平下,加上大旱了两个月多月,期间并没有大规模补水的情况下,实现的亩产228公斤。

    这个亩产水平已经超过全国大豆的平均亩产了。

    接下来,王教授等人又记录了几十亩大豆的情况,期间还询问了26户农民的种植管理情况。

    在附近村委会门口的大榕树下。

    喝了一口冰矿泉水后,王教授坐在水泥坛的边缘上,目光无比认真地看着这些大豆田的亩产数据和调查询问情况。

    其他几个研究员也非常认真地看着数据。

    一阵凉风吹拂而过。

    萧院长看了看手表:“王教授,时间不早了,不如我们去拜访一下江总?如何?”

    王教授看了看手表,发现已经差不多到十一点了,便点了点头:“也好。”

    车上。

    一个研究员合上小本子:“教授,从统计的数据来看,这些大豆田的平均亩产的在210公斤左右,而根据气象部门的数据,这些大豆在种植期间,并没有遇到大规模的降水,特别是开结荚期间,几乎没有遇到降雨。”

    戴眼镜的研究员也不由自主地感叹着:“太惊人了,这种耐旱程度超出一般的大豆品种,基本可以和干旱地区的耐旱植物相提并论。”

    “是呀!”

    “之前我还以为江总说的亩产三百多公斤,是精耕细作下的实验田亩产,没有想到是这种粗犷管理方式下的亩产。”

    “这个品种在北方干旱地区,大有可为呀!”

    “人家江总早就在漠南沙漠布局了,我听我的一个老同学说,海陆丰公司在漠南哲里木市承包了35万亩沙漠,打算改造成为农田,看来这些农田就是用来种植这种仙豆大豆的。”

    “大手笔。”

    王教授一边揉了揉太阳穴,一边开口说道:“我们之前带回去的那五棵大豆苗,再次种植了一个多月,又重新发芽,那些根块一样可以作为种子使用。”

    紧接着王教授目光若有所思地继续说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仙豆系列的耐旱特性,就是这个根块和叶片的吸水特性造成的。”

    戴眼镜研究员也回想起之前的研究情况:“确实,我研究过那些大豆的叶片,发现这些叶片在夜晚,哪怕是没有下雨,也可以在叶片背面的细微绒毛之中,通过细微的气流,将空气之中的细微水汽凝聚成为露珠,从而获得水份的补给。”

    “这两个特点,造就了仙豆大豆的强大耐旱特性。”王教授也不得不承认,仙豆系列确实非常有潜力:“如果该大豆品种在北方一样可以适应,那其价值就真的非常大了。”

    “是呀!”

    “江总这个成果如果达到预期,那高低都得拿一个院士。”

    “羡慕啊!”

    “面对江总,我还真有点感到自愧不如。”其中一个性格比较傲气的研究员也不由地苦笑起来。

    “到了。”

    他们的车子到了海陆丰公司的南湖实验区大门口。

    刚好江淼去了南湖鲑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biqugu.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