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理性的工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理性的工具 (第2/3页)

  通过这个工具,可以快速分析出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基因系列。

    听到海陆丰公司拥有这种基因检测工具,王教授自动脑补了一下,这个事情便合理起来,他心里面有些好奇:“江总,这个基因检测工具的检测速度和精确度如何?”

    江淼娓娓道来:“我们在大豆方面的基因数据库比较齐全,1000份大豆的基因序列,大概在20~50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全部分析出来,并根据基因数据库同步进行匹配。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准确度大概在90%,这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筛选出集中了良性基因的大豆品种。”

    “速度这么快?准确度如此之高?”王教授人都快麻了。

    虽然他知道,这种分析出来情况,肯定需要研究人员进行二次处理,可这也比传统育种快了十几倍以上。

    当然,前提是有高效的工具和基因数据库,不然只能获得一大堆意义不明的基因序列。

    要让宏基因检测系统高效获得准确度极高的结果,有三个前提,分别是:

    分析模型。

    计算机算力。

    基因库。

    三者缺一不可。

    就目前而言,人类的计算机算力还算勉强够用。

    而分析模型和基因库方面,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

    江淼的分析模型,一方面是借鉴了其他科研机构和生物基因检测公司的模型;另一方面是他总结出37条基因规律,只要拿出一部分基因规律,套入到了分析模型之中,就可以让准确度、分析速度大幅度提升。

    而基因库的相关数据,则可以套用了鉴定面板储存的基因信息。

    不过比较麻烦的事情,是这些基因序列的内容,需要江淼人工一个个输入基因数据库之中。

    没有办法,谁叫鉴定面板和他的灵魂暗物质融合在一起,现在又没有可以准确读取脑电波的技术,自然也没有脑波数据传输设备。

    就算是有这种技术,江淼也不会用,毕竟可以读取大脑信息的设备,谁敢随便往自己身上使用,特别是自己有大秘密的情况下。

    这个工具目前使用起来非常不错,特别是对于类似于书雅这种掌握了基因规律,又没有鉴定面板的人,她可以借助这个工具,进一步提升科研效率。

    当然这个工具的另一个用途,就是为江淼快速研发出各种新品种农作物、农产品,而做的技术背书。

    毕竟随着海陆丰公司推出越来越多的新产品,外界对于海陆丰公司的关注也在与日俱增。

    江淼必须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而这个工具的出现,也会让江淼的重要性直线上升。

    其实江淼已经通过何幼薇的渠道,向上表明了这个基因检测工具的重要性,目前上面已经在组织相关的专家,准备下来考察。

    考察时间大概定在今年11月。

    之所以定这个时间,就是为了验证这个基因分析工具在大豆育种领域的效果,只要海陆丰公司在漠南种植的大豆实验田获得成功,那技术考察队会马上过来。

    如果效果真可以如此强大,那这个基因检测工具肯定会被严密保护起来,甚至会给这个工具专门配备一台独立的大型超算,以后除了江淼这个创始人和林书雅等人可以随便使用,其他人要使用这个工具,必须通过一层层审核。哪怕是目前这个工具,只对一部分特定农作物、养殖动物有用,也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成果,更何况江淼还可以继续完善这个工具。

    …

    双方交流了半个小时。

    王教授人都快麻了,他发现江淼真的非常厉害,各种生物知识信手拈来,他都有些跟不上江淼的思路和节奏。

    而那几个博士生更是一脸蒙圈,一开始还听得明白一部分内容,后面的讨论越发专业起来之后,就只剩下王教授和两个资深研究员,才勉强可以和江淼交流一二。

    哐哐…

    餐厅的配送员推着餐车进来。

    看到这一幕,王教授心里面如释重负:‘终于上菜了,差点应付不过去,江淼这个家伙的脑袋怎么长的,简直是变态。’

    王教授等人的样子像极了,课堂上被老师点名提问的学生,听到下课铃声的那一刻。

    江淼也发现王教授等人的微表情,心里面暗笑:‘不把你们镇住,怎么立天才人设。’

    6=9+

    他中断了讨论学术的内容,笑着说道:“菜上来了,大家别客气,趁热吃。”

    萧碣石全程最轻松,因为他就是来打酱油的,遇到不懂的内容,就说“对对对,江总果然厉害。”、“这个方向前景如何?”、“这个技术还有什么难点?”,诸如此类的套话,同时也是气氛活跃组,避免交流陷入冷场。

    这不,一听到开饭,萧碣石笑眯眯地拍了拍自己肚子:“呵呵,我这肚子得饿得咕咕叫了,就不跟江总客气了,王院,各位研究员、各位同学,我们动筷吧!”

    “好,江总,萧院,大家请。”

    众人纷纷干饭。

    包间内的气氛也从之前的严肃,变得欢快不少。

    虽然江淼没有安排太多菜,在场14人,他就安排了8个菜,不过菜量是非常足的。

    萧碣石夹起一大块肥美的蒲烧鳗鱼:“这烤鳗不错,比罐头鳗鱼好很多。”

    “确实,目前各地的活鳗价格可比罐头鳗鱼高了50%左右。”江淼笑着解释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