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章 调整(加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xbiqugu.la
    第一百六十章 调整(加更) (第1/3页)

    就在南方各地遭遇普遍旱情的时候。

    红草镇北部的大片农田,此时却表现出两个极端现象。

    接了海陆丰公司大豆种植合同的农民,种植的大片大豆表现非常好,哪怕是天气非常干燥,也生长得郁郁葱葱,二月底种植下去之后,就浇了三次水,现在已经开了。

    而还是按照传统习惯,种植水稻的农田,一部分没有及时浇水的水稻,出现生长迟缓,植株矮小的情况。

    甚至一小部分比较严重的水稻,不仅仅叶片的生长会受到抑制,新叶难以展开,老叶开始发黄、枯萎。

    这些水稻的抗逆性也变弱了不少。

    哪怕是水库及时放水,仍然没有办法照顾到全部的水稻。

    好在周围有一万亩水稻田改种了大豆,这些大豆不需要浇水,才保住了绝大部分水稻,不然用水会更加困难。

    而接下来的五月份,更是水稻的抽穗期,如果还是没有下雨,那麻烦就大了,毕竟水库的水也是有限的,还会大量蒸发,除非打井抽地下水。

    红草镇和陶河镇还好一点,有一万亩大豆替代了水稻,让水库的水可以集中给剩下的水稻,加上放弃掉一部分地势比较高的水稻田,可以争取保住剩下的三万多亩水稻。

    但是其他地方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如果附近有大河、大湖或者大水库,还可以保住一部分产量,如果没有,只能申请抽地下水浇灌了。

    江淼来到了黄江河对面的梅拢镇。

    这平原面积比较大的梅拢镇,西北部不靠近黄江河道地方,只能靠几个水库维持灌溉。

    不过有几个村周围是没有大水库的。

    比如江淼眼前的梅联村。还有靠近梅拢镇镇城西南侧的屿岭村、云路村、东家亚村等,都受到了严重的旱情影响。

    这些被旱情重创的水稻田,加上地势比较高,周围没有大水库存在,因此地的水稻普遍矮小、叶片焦黄。

    梅拢镇镇长陈新岗也和江淼一起,看着眼前普遍长势不佳的水稻,他面露难色:“我看天气预报,说未来一个月极有可能都没有雨,难办呀!”

    “可以抽地下水临时应急。”另一个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提议道。

    陈新岗无奈地说道:“只能如此了。”

    江淼本来是不想过来的,但是去年讨论好的稻豆鱼项目,今年遭到了不小的挫折,让他不得不亲自过来一趟。

    “陈镇,其实除了抽地下水之外,还可以使用另一个方案来缓解当地用水的难题。”

    陈新岗非常好奇地看向江淼:“江总,你有什么好建议?”

    “放弃一部分地势比较高的水稻田,全部改种我们公司的新品种大豆。”江淼继续补充道:“将水集中给剩下的稻基鱼塘,这样做可以保住一部分稻基鱼塘养殖的埃及塘虱,又可以将那一部分没有太多水的稻田种植大豆。”

    “新品种大豆可以那么耐旱?”陈新岗瞪大眼睛。

    一旁的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倒是反应过来了,他点了点头:“陈镇,江总说得也没错,目前红草镇、陶河镇等七个镇种植的大豆都没有浇水,成功扛住近一个月,我认为可以试一下。”

    闻言,陈新岗思考了一会,他想到江淼和海陆丰公司的技术,便觉得这件事大有可为,便拍板定下来:“江总,我同意这个安排,请你公司和各村的合作社谈吧!”

    “没问题。”

    江淼很快就让种植事业部的副经理出面,和梅拢镇各村的合作社讨论,调整稻基鱼塘的种植。

    很快根据地形地势,挑出了其中的7600亩稻基鱼塘,重新用拖拉机打了一遍,然后将之前冷冻起来的大豆根块种植下去。

    春节后收割的600亩大豆,根部也一并被收割回来,平均每棵大豆会结12~15个根块,每一个根块都可以单独发育成为新的大豆。

    因此这些根块足够种植7600亩。

    随着舍弃这7600亩水稻,加上一部分靠海的埃及塘虱养殖场使用咸水、鳗鱼养殖场改用海水,剩下的2.2万亩水稻田,用水一下子获得缓解,连莲藕田的用水也获得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江淼将事情交给公司的管理层之后,就回到了本部。

    还没有消停几天。

    四月底,又有人登门拜访了。

    红草镇北部的大片大豆田上。

    十几个研究员非常好奇和惊讶地看着眼前的大豆。

    “教授,这品种不错呀!”一个华南生态公园大学的农学博士生仔细打量着这些大豆。

    一旁的汕美农科院负责人萧碣石则与有荣焉地介绍起来:“王教授,这是我们汕美本地杰出企业家,江淼教授团队培育的新品种大豆,这一片种植品种叫仙豆1号。”

    “江淼教授?”那个博士生突然想起来:“是海陆丰公司的创始人吧?”

    萧碣石脸上带着自豪的神色:“是的,江教授团队去年就在本地推广种植新品种大豆,这些都是今年二月底种植的。”

    一旁默不作声蹲在田陇旁的王教授自然知道江淼的大名。

    王教授的名字是王英祥,目前是是华南生态公园大学的二级教授、杰青,同时还担任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研究员,2022年至今在华南生态公园大学的生命科学学院任教授、院长。

    江淼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biqugu.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