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发酵(加更) (第3/3页)
敏加重。”
“关于免疫力的基因靶点,有一部分是不能完全抑制的,比如紫外线,红斑狼疮会因为紫外线而表现出过敏状态,那是免疫系统过度反应;但是你完全抑制,那紫外线还是会引发过敏,这一次是其他基因感受到了紫外线的危险。”
何幼薇神情越发沉重起来,不由自主的轻轻哀叹:“生命太复杂了,轻轻改动一点都会引发连锁反应。”
江淼坐下来,书雅给他揉了揉肩膀,她笑着说道:“医疗就是一种寻求收益平衡的方案,有时候副作用是难以避免的,但我们就是要在副作用和药效之间,做一个平衡,让药效发挥的同时,也尽可能减少副作用。”
“我明白了!”何幼薇也点了点头。
江淼继续解说着。
单单是新方案的讲解,就费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才让何幼薇深刻理解其中的各项成分的增减用意,这也相当于一个教学局。
从晚上开始,对于何幼薇的治疗正式开始。
由13种天然成分或者化药成分组成的“免疫重组药剂”,被制成三颗药丸。
何幼薇在睡觉之前,就吃下这三颗药丸。
第二天,一大早。
她起来之后,发现身体并没有异常,不过她非常清楚,这个药量只是一半,这只是初步的刺激和适应,需要半个月的过度,之后才可以服用全剂量,服用全剂量半年,就会完成对于基因靶点各项刺激,从而实现免疫力重构,到时候就不需要服用全剂量,只需要服用一半剂量即可。
当然,如果大姨妈来了,在大姨妈期间,那这个药需要调整为0.75的剂量,同时增加一种调节雌性激素的药物,用于抑制雌性激素对免疫系统的扰乱。
而且终生服药是必须的。
不过比起之前使用的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和免疫抑制剂药,她目前服用的药物,副作用非常小,就两个明显的副作用,分别是血钾浓度下降、脱水。
前者可以通过从香蕉、土豆,或者直接改用低钠盐,从而获得改善。
后者是因为肾小管对于水分的重吸收作用受到一定影响,每天将饮水量维持在2500毫升以上,就可以避免脱水。
这两个副作用,比起皮质激素药带来的副作用,简直不算什么副作用。
而且吃新药后,何幼薇在日常生活中,也不需要太刻意忌口食物,同时不需要避光,还不会出现关节痛和体力下降的情况。
再次来到了实验室。
江淼看了一下她的情况。
“没有明显副作用出现,你暂时按照这个剂量来服用。”
何幼薇开口请求道:“老师,我想将我弟弟带过来可以吗?”
“你想给他定制药物?”
“是的,老师,我得了这个病后,从小到大都遭受到同学的异样目光,我不想弟弟也和我一样。”何幼薇似乎回忆起了小学初中时的不好回忆。
对于何幼薇想治疗自己弟弟的想法,江淼自然不会反对:“可以,你带他过来吧!多一个观察样品,未来你推出治疗红斑狼疮药物,会有一些帮助。”
“多谢老师!”何幼薇赶紧道谢起来。
至于研究广谱性的红斑狼疮特效药,何幼薇知道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
每个人的基因都是不同的,因此必须积累足够的患者基因样品,才可以拿出一个广谱性的药物。
如果直接给何幼薇版本的特效药,有可能会起作用,也有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副作用,也可能会起反作用。
这就是基因靶点治疗当前的局限性,在高效的同时,也有着受众患者狭小的难题。
如果按照何幼薇这样,采用一对一的定制特效药,那99.9%的患者都没有办法获得这种治疗。
别看江淼轻而易举就搞出了一个特效药,但在背后的成本,是非常庞大的。
单单是全基因测序这一项,都需要上万元,而且这方面目前是没有办法用医保报销的,更加麻烦的事情,是公立医院将这个业务外包了,要拿到基因检测机构检测出来的基因序列,可能会很麻烦。
而有全基因序列还只是一个开始。
还需要一个懂得基因规律和药物学、营养学的专家,给你分析基因和定制药物,药物由于是定制产品,只能通过实验室小批量合成。
而目前懂得基因规律,又精通药物学、营养学的人,只有江淼一个人,林书雅和何幼薇都是半桶水,根本没有办法独立完成基因分析和药物定制。
这一套算下来,成本难以估量。
毕竟江淼不可能给每一个红斑狼疮患者看病,他又不是医院的值班医生,没有行医资格,也没有那个时间精力。
因此研发广谱性特效药,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个任务就落在何幼薇身上,她有资源和渠道,可以搜集到国内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液样品,未来还可以在协和医院进行相关的临床试验。
江淼只要给她把把关即可。
与此同时,南高丽的釜山港。
西远集团的鳗鱼养殖基地内,第一批鳗鱼苗终于孵化出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