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神助攻 (第2/3页)
之前负责写这一次新闻的小章,也在其中,她看了一会:“主编,根据对方提供的论文目录,我查了一下,发现这些论文确实都挂在杜博伦、杜瑾轩父子名下,这个杜瑾轩高中时期,就在国内外比较有名的期刊,连续发表了三篇高质量的论文,上了两年大学,更是发表六篇高质量论文。”
“好好好,继续确认,要尽快,时间不等人了。”王孝家越发兴奋起来。
“是。”
同时王孝家已经亲自操刀,炮制了好几篇新闻出来。
包括《少年天才?或许应该叫我的博导父亲》、《你也可以成为学术巨头,只要你足够卑鄙无耻》、《对于杜某某教授的恶行,汉东大学管理层真的一无所知?》、《林书雅只是一个例外,或许罗玉麟才是绝大部分》…
就在心惊报加班加点炮制新闻的时候。
江城那边,也有一件事和林书雅、江淼有关系。
狮子山农业大学的校方管理层。
同样迅速召开了一次内部会议。
校长严伯虎笑眯眯地看着所有人,然后缓缓地说道:“对于林书雅同学的遭遇,我们学校是不是可以做一点工作?”
“校长的意思是?”副校长有些摸不准严伯虎的想法。
严伯虎笑着解释道:“我的意思,是能不能赋予江淼同学、林书雅同学荣誉博士学位?”
“哦?这可以考虑。”
“江淼有新型人工鳗鱼繁殖技术,也是国内农业的新秀,他的论文也足够了。”说话的人,正是江淼的老师之一。
江淼在本科阶段的论文,确实就是几篇水文,但是他去年九月份开始,就陆续在国内外各个顶级农业期刊,发表了5篇高质量的论文,而且被引用的次数非常多。
这5篇论文,分别是《关于鳗鱼繁殖机制的新方向》
《关于特定基因对于繁殖、生长的影响》
《草莓基因片段cm-654对于抗病特性的增强效果》
《草莓基因片段cm-3872对于耐热特性的增强效果》
《一种转基因嫁接技术的应用方案》
如果这种论文是一个普通本科生发的,那期刊的评审人员,估计会不屑一顾。
但是江淼有实际应用成果背书,因此他的论文很容易通过顶级农业期刊的审核,而且引用量非常大。
相关从业者都在研究他的论文。
不过对于核心技术,江淼肯定是没有写在论文上,只是提供了一个大概的方向,和一些非核心的研究数据。
就算是如此,他的论文也给很多研究人员,提供了很多思路和想法。
但是江淼非常清楚,哪怕是有他的论文作为指导,其他人要复刻海陆丰公司的技术,难度还是非常大的,原因就是其中的核心数据,需要一点点尝试,这需要很大的科研成本。
比如鳗鱼的人工繁殖技术,现在投入大笔资金去研究一个已经大规模量产的技术,就算是最后研究出来,也很困难要面临血本无归的困境。
毕竟目前已经有三个企业在大规模生产鳗鱼苗,你将技术重新研究一遍,等研究出来之后,这个技术有什么用?拿来将鳗鱼苗市场砸烂吗?
有这个闲工夫,还不如直接向海陆丰公司购买技术,或者干脆去窃取那三个企业的技术,这样更加划算。江淼的论文数量和质量足够,学术成果也有资格。
汕美市和岭南农业研究院,已经在帮江淼申请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现在评选委员会已经在审核和评估,从江淼从胡飞研究员那边打听了小道消息,说他的鳗鱼人工繁殖技术,大概率可以获得一等奖。
对于这个消息,狮子山农业大学也是知道的,因为评选委员会之中有学校的校友。
“江淼同学确实够格了,林书雅同学的白松露人工栽培技术也很有价值和影响力的成果,我认为也可以推荐成为我们学校的荣誉博士。”
“我同意。”
“我没有意见。”
“可以。”
“同意。”
看到所有人都赞同这件事,严伯虎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推荐江淼、林书雅成为我们学校的荣誉博士。”
“不如将这个消息发出去,热闹热闹?”一个不嫌事大的教授提议道。
“这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我们又没有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推荐荣誉博士学位那是我们学校自己的事情,和其他学校无关。”
“也是。”
“呵呵…”
“可以。”严伯虎直接拍板。
毕竟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
各个大学之间的爱恨情仇,可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
之前不搞事情,那是一方面没有机会,另一方面也是江淼和林书雅的影响力没有那么大。
今时不同往日,随着17村农业频道报道了林书雅的白松露人工栽培技术,江淼夫妻俩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为了进一步拉拢两人,也是为了扩大学校影响力,狮子山农业大学自然愿意出手。
当天下午。
狮子山农业大学的官网上,就发出了两份公告,分别推荐江淼、林书雅成为狮子山农业大学的荣誉博士。
学校各系的老师也发动人脉,将这个消息传播出去。
显然这是要故意给某个有眼无珠的大学难堪。
…
苦思冥想了一个中午,才完成了一篇控诉林书雅“罪行”的小作文,刚刚打开笔记本电脑上网,准备去逼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