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该出手了 (第2/3页)
,阮秀看着阿黛,深深的一揖礼,然后把丧事要用的东西跟阿黛说,阿黛让胡二哥记下,等采买好便送过来。
随后,阿黛便也告辞了,虽然在钱塘,阮家跟王家颇有一些瓜葛,只到得如今,便是二姐和安大哥当前,也不得不感叹天意这东西真是挺操蛋的玩意儿。
阿黛则想起在二姐梦中见到二姐的前世,阮秀当年给安大哥做妾,想来定也是因为家中有变故,要不然,以阮家大小姐的身份又怎么可能成为妾室。
或许一切都只不过是前世的轨迹而已。
把事情交给胡大哥和胡二哥做,阿黛便又带着胡二嫂和杏儿去了王家酒肆。
……
巳时。南城王家酒肆。
一般来说,酒肆不是茶馆,这上午是生意清淡期。不过。王家酒肆的王九娘说书是一大特色,一些个闲汉没事就喜欢往王家酒肆里走走。点上一角酒,就着几颗茴香豆,能在酒肆里坐上一天。实是一桩乐事。
若是赶上什么新鲜的事情,几个人聚在一起吧拉吧拉的一阵,自又是当浮一大白的快乐。
而京城之中,那大事小事历来是不断的,这段时间,传奇方面。先是王成走西域,那一段一段的故事让人听得神往。
而风花雪月方面,比如阮家女以身救靖王,如愿成为靖王妃。
拍案方面又有太平胡同杀人案,之后中秋游园会,范氏请嫦娥娘娘做主,最后同世子夫人打赌。
当然,最最惊天的还是阮家之事,在阮家老夫人大寿之即,锦卫军围了阮府。带走了阮家女阮彤,这又不晓得要弄出什么事来了。
当然,阮家之事。在普通百姓的眼里还是云山雾罩的。再加上出动了锦卫军,锦卫军凶名赫赫,因此,虽然都在猜测,但反而没什么人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说阮家的闲话。
所以,竟管阮家之事是惊天大事,但如今洒肆里谈论最多的还是太平胡同杀人案。
太平胡同杀人案已经结破了,杀人凶手正是刀疤。
原来刀疤从关外逃到京城,却意外的发现自家娘子如今就在京城。只是他是个逃犯,自不敢白天去找孙娘子。于是便等到深夜悄悄的摸去枫树巷。
只是没想到他半夜到了枫树巷时,却碰上了方青。只当是自己的行踪被人盯上了。于是便行了杀人灭口之事,至于盐引,是事后才从方青身上摸出来的。
而因着怕这事情牵连孙娘子,于是刀疤便移尸太平胡同,而正好,方青又跟辛豹有约,于是辛豹就差点成了递死鬼。
这样一则离奇的大案,自是百姓们津津乐道的。
有人在昨天傍晚看到辛豹已经回家了。
而据说,今天王家酒肆的说书段子就是太平胡同杀人案。因此,今天一大早的,王家酒肆的生意就格外的好。
此时,阿黛带着胡二嫂和杏儿,三人就坐在酒肆的二楼的一间雅坐里,雅坐的一面是隔着帘子的。此时,帘子正掀开着,阿黛等人坐在雅坐里,便能从看到一楼大堂的台子上,王九娘正在说书。
“虽说大家都说人是辛大官人杀人的,但杨大人却发现其中有好几处疑点。于是,杨大人先是把辛大官押入牢中,只以证据不足,并不定案,而私下里,杨大人却派人盯上了孙家……”
“太平胡同离孙家的枫树巷还有点路,杨大人为何会盯上孙家呢?”这时,下面就有听客问道。
“只因为杨大人看出,太平胡同那里并不是杀人的第一现场,而杨大人在太平胡同的一簇月月红的花丛里捡到一块绑腿布,从绑腿布的花纹和绣法来看,这绑腿布应该来自关外。而随后在杨大人的走访中,杨大人意外的发现,曾有关外人出没于孙府,而正巧,在案发第二天早辰,孙家突然清淤,要知道头一天可是下了一场大雨的。大家说说,你们会不会在雨后清淤呢?”王九娘边说着故事,还边来了个现场互动。
“那自然不会,雨后池子水是满的,清淤岂不更麻烦。”下面有人答道。
“可不就是了,杨大人跟据常理,便判断这里面有问题,于是就找到清淤的帮工,找到了当初清下来的淤泥,没想到却在里面发现的盐引残片,这就坐实了孙家跟太平胡同杀人案有牵连。于是,杨大人不动声色,只是暗里将孙家盯死,到中秋晚上,凶手自投罗网,被杨大人当场抓住,杨大人还当场在他的身上搜出了死者丢失的盐引,并且凶手手上的凶器也正于死者的伤口相合,绑腿布也正是凶手腿上的,这是铁证如山了,那凶手便是想抵赖也抵赖不掉。”
“那这么说孙娘子岂不就是从犯了,可为何孙娘子没事?我一早过来。还看到她给孩子买早点呢。”这时又有人置问道。
此时,便是坐在雅坐里听书的阿黛也有些疑惑,按理。孙娘子绝对算得上是从犯,居然没事。这倒是出乎她的意料。
“你们懂什么?我可听说了,那杀人凶手是孙娘子的夫君,当年在家乡犯了案子,逃出关外的,这回又是在关外做了案子,在关外呆不下去了,又逃到京城,却找到了孙娘子。他正是回家时被方青盯上,便杀人灭口了。律法上有一条叫“亲亲相隐”,这凶手是孙娘子的夫君,孙娘子为他隐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