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第2/3页)

,联系各个部件的需求,感觉就是太复杂了。

    之前的做法是先定好主设计方案,各个部分碰到问题再针对性解决。

    他做不下来,不能质疑别人做不下来吧?

    孟志林是质疑的,但知道不能说出来,就像自己解决不了一个数学问题,不能直接说其他人也解决不了吧?

    现在的情况就很类似。

    孟志林认为张硕也解决不了,张硕的想法是没有问题的,他也是极为罕见的天才,数学天才、物理天才、科学天才。

    但是,电力系统和他擅长的领域没有关系。

    “算了,看看吧。”

    “接下来,我也管不到了,他要怎么做就怎么做,我就看能做出什么!”

    孟志林叹了口气,只能选择暂时性的妥协。

    他没办法直接去质疑,也不想和张硕起冲突。

    很简单,因为对方是张硕。

    在高端技术研究领域、军防保密性科技领域,他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也认识几个顶尖的老师,但放眼国内外科技领域,就根本算不上什么了。

    张硕就不一样了,他是国际公认最顶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新物理方向的影响力,不是任何其他人能够相比的。

    说一句,张硕引领了人类实现新物理的科技革命,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在学术领域和个人影响力方面来说,他和张硕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但是,跨行如隔山。

    在电力技术领域中,张硕可远谈不上专业,甚至可以说没有做过相关的研究。

    “不跟年轻人一般见识。”

    “30多岁,这么高的成就,即便是不懂的领域,也肯定非常高。”

    “反正都让你干了,我也没有插手,倒是要看看,胡乱指挥之下会有什么结果!”

    ……

    孟志林什么都不管了。

    在氢弹电池电力输出的设计研究方向上,工作都交给了张硕来负责。

    现在研究组的重心就在这里,搞定了电力输出的问题,才能以此为基础做其他的设计和测试。

    孟志林就变得很清闲了,他每天基地内到处逛逛,有时候会议都不参加了,实验间也只是看看,似乎是了解一下工作进度。

    氢弹电池电力输出的设计研究工作,确实和他意料的一样,全部推翻重新设计以后,迟迟都没有大的进展。

    每天都是在论证各种细节问题,有些主体的设计要进行改造,还需要专门定制一些设备和部件,导致耽搁了不少的时间。

    有些部件返厂再制造,又或者是定制新的部件,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

    一个多星期,连主设计都没有装配好。

    过了半个月时间,设计方案才全部敲定,工程人员也按照设计,围绕氢弹电池做大量的改造工作。

    孟志林去实验间的次数也变多了,有时候,一待就是一个上午,就想看看怎么设计安装的。

    他根本不看好张硕领导的工作。

    氢弹电池电力输出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要把需求非常高的变压电控装置,体积压缩十倍以上,还需要保证电力的稳定输出,且不能影响有电力逸出。

    这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

    张硕则是依靠其他小组上报的设计,还有一些讲解的内容,就敲定了最终的设计方案。

    这种方案,有什么意义呢?

    就像是学生用浏览器搜索了一大堆的理论知识,然后写了一个应用的设计,其中肯定有各种各样的bug。

    换做真实的研究,也就是测试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赵括啊!”

    “纸上谈兵,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这样的设计方案,测试不出现问题才怪了……”

    孟志林是这样想的,但他没有和其他人说,因为不管是领导,还是其他的研究员,都对张硕更有信心,他有什么想法不重要。

    这种情况让人很难过,但对方不碰壁能听他的吗?

    ……

    当进入到制造安装阶段,除了孟志林以外,研究组的所有人都非常的忙碌。

    张硕的研究方式和孟志林存在明显不同。

    孟志林是先做主体的设计,主体设计安装调试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再和其他人讨论解决。

    张硕则是敲定了整个设计方案,主体再包括细节都是联通在一起的。

    就像是盖一栋大楼,设计方案都摆在那里,按照设计方案去建造就可以了。

    等全部都制造安装好,以后再进行整体的测试。

    这就大大降低了难度。

    其他人按照设计方案去安装就可以,根本不用怎么解决碰到的问题。

    当然有好处,就有坏处。

    如果在后续测试中碰到了问题,因为连细节的安装都做好了,再想进行调整就很困难。

    尤其是碰到大的问题,可能会推翻所有的设计,让所有的工作以及努力付之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