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xbiqugu.la
第九十三章 他是一个很成功的商人! (第1/3页)
章忠谋正紧锣密鼓地策划着一场商业战争,试图通过价格战来锁死炎黄集团的发展。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角落,章汝京也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视屏幕。
当看到樱花国成功问世157nm光刻机的报道时,他的嘴角不禁牵起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看来,这半导体产业,真的是要天下大乱了。”
他身旁的卿云,正悠闲地抖着烟灰,语气中却满是兴奋,
“乱点好,我就怕不乱的。乱了,我们才能火中取栗。”
章汝京听后点了点头,深感此言有理。
市场格局过于稳定,对他们的发展确实不利。
卿云掐灭了烟头,转向一边的梁猛松,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梁总,目前咱们的进度如何了?希望你能告诉我一个好消息。”
梁猛松皱着眉头,似乎在思考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董事长那你很难如愿了。
如果单论光刻机的研发,华国微电子的第三代248nm和第四代ArF193nm的研究其实已经差不多了。
但是,不仅仅是核心部件无法自产,就连绝大部分零件国内也无法生产。
这种光刻机我敢说只能停留在图纸上,都不敢对外宣称研制成功的。”
别人只要一搭眼就清楚这光刻机是万国造的,随便哪个环节卡上一下,这玩意儿就得难产。
章汝京也叹了口气,表示理解,“没办法,光刻机之所以被称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因为它本身就是系统产品,需要各方面的配合。”
卿云听后并不气馁。
这是现状,只能接受。
何况,这比前世好多了吧?!
“那成熟度高的呢?我是指国产率能达到安全线的”他继续追问着。
梁猛松闻言笑了笑,“徐老爷子那边I线365nm光刻设备倒是齐活了,只是没法小型化,是你当初那个工厂设想。”
说起这个,章汝京也是哈哈大笑起来,“还是你小子脑子活!光刻机出不来就光刻厂。”
光刻机之所以是系统产品,是因为其涵盖了数量繁多的精密零部件。
但是卿云提出的光刻厂,充满了苏式“大力出奇迹”的风格。
既然没法小型化、微型化、可移动化,那就造大的,就呆在原地不动。
如此,原本很多达不到的公差零部件就可以完美国产化解决了。
“也就是现在如蚀刻机、掩膜、光刻胶等等无法配套,否则KrF248nm其实都可以勉强掏出来的。”
卿云耸了耸肩膀,“DUV不急,一步一步的来。
能造芯片就行,我管它是光刻机还是光刻厂,我又不打算做ASML单纯指着这个设备盈利。”
章汝京看着卿云,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小卿,你这想法够大胆,不过也确实可行。光刻厂虽然庞大,但只要能稳定生产,成本自然会降低。”
卿云点了点头,“没错,章老,还是那句话,我们的目标不是成为光刻机生产的巨头。
核心还是在芯片上,而是要利用现有的技术和资源,快速占领市场。
在这个问题上,半导体产业要算大帐,光刻机的小账我们直接pass。
只要我们能生产出合格的芯片,就不愁没有客户。
只要不愁客户,也就不要担心整体利润的问题,羊毛出在羊身上。”
梁猛松也插话道,“董事长说的对,如果我们能率先实现大规模生产,就能在价格上占据优势,进一步挤压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
卿云闭上眼睛,陷入了长考。
办公室内,时间仿佛凝固,只有窗外的风声和偶尔传来的远处的车鸣声。
良久,他睁开眼睛,目光坚定地看向了章汝京,“章老,要辛苦你了,1微米工艺立刻在华亭建4英寸晶圆示范厂。
同时,0.8微米在鹏城建6英寸晶圆厂,0.6微米在长安建8英寸晶圆厂、0.35微米工艺在锦城建光刻工厂。
但后面三个厂要严格保密,特别是0.35微米光刻工厂,相关部门会配合你的。”
“梁总,0.25微米和0.18微米预研要尽快完成!
连同0.35微米,这三代工艺,未来至少十年都是销量大户,我们一定要牢牢控制住这个盘子。”
任谁都听得出来,他的声音中满是不容置疑的决绝。
这不是商量,而是命令。
章汝京和梁猛松立刻点头。
接着,他又转向一边默不作声的萧雅,“小雅姐,联系上面发布1微米光刻机套件指导文件,引导国内企业跟进。”
章汝京闻言却愣了一下,立刻皱起了眉头,出声反对着,“小卿,这个不妥吧,以上面的名义去推这件事,很容易重复建设的。
到时候……我担心会形成如同当年国内遍地开花的电视机厂一般。”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虑,仿佛已经看到了可能出现的混乱局面。
1微米工艺虽然是1984年的技术,20年前的东西,在国际上倒不是说已经完全属于落后制程了。
但也属于成熟的太过分了。
本想开口答应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