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权既在手 (第2/3页)
了海州,高杰那边……”
陈望抬起了手,止住了胡知礼后面的话。
“万民军的主力已经撤离邳州,北上进攻海州的部队不过是一支偏师,要是他高杰连万民军一支偏师都抵挡不住,那也没有什么必要谈什么其他的事情了。”
在南国的这些时日中,陈望自然没有只是在治下的一亩三分地经营。
左良玉尚且知道笼络三十六营的降将,陈望又如何不知。
北上勤王之战,陈望和高杰、惠登相、马进忠等人私下就有联系。
就如同在黑水裕之战时,笼络一斗谷黄龙和千公鸡张二一样。
这些原本归降的三十六营流寇。
他们被招抚之后,得到的基本都是各处的冷眼。
此前招降的诸多流寇降而复判,更是使得他们的境遇越发的难堪。
官吏将校皆是对于他们颇为冷落,不予信任。
无论他们现在是总兵还是副将,他们的出身……终究还是流寇……
本来有孙传庭在,高杰、惠登相、马进忠三人好歹能够借着孙传庭的威势生存下来。
孙传庭是如今朝廷为数不多,不会轻视他们的出身的总督了。
但是如今孙传庭已死,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万民军的势力越发的膨胀,整个南国已经被其搅的天翻地覆。
要说对于明廷的忠诚,高杰、惠登相、马进忠三人本就是流寇出身,现在他们的心中根本就没有多少的忠诚。
所以在孙传庭这颗大树倒下之后,他们所想到的第一颗能够依靠的大树,正是陈望。
在邳州之战,陈望很快也收到了高杰传来的密信。
信中的高杰,十分的诚恳,也十分的直接。
他们没有提出任何需要待遇,只是请求能够跟随在陈望的麾下。
毕竟如今的陈望,已经不再只是一名小小的营将。
此刻身处凤阳,统领诸镇之兵的陈望,身上的头衔实在是有些繁多。
陕西汉中镇镇守总兵官、光禄大夫、右都督、平贼将军。
管带河南、湖广两省军务、总统关内进剿诸镇,掌转行调度之权。
这其中的一众头衔之中,汉中镇的镇守总兵官,反而可以说是最小的官职了。
崇祯八年的时候,陈望还只是跟随在曹文诏身后征战的一名普通家丁。
仅仅是过去了六年的时间,现如今陈望已经是成为了权倾南国的大将。
陈望平静的注视着山下因为遭遇炮击而混乱不堪的凤阳城。
随着凤凰山的沦陷,凤阳之战其实已经落下了帷幕。
凤凰山的处于凤阳内城的西北部,是对于凤阳城防务影响最大的一座山头,视野极为开阔。
占据了凤凰山后,他麾下军队的火炮可以将大半个凤阳城全部覆盖。
而凤阳山东北部的万岁山、日精峰、盛家山等重要山头,也会暴露在其炮火的射程之下。
“传令给刘泽清,要是他不想死的话,就带着麾下的兵马从郯城滚出来。”
陈望扶着望台上方的栏杆,望着山下的凤阳城,淡然道。
“五日之内,我要收到山东兵进攻吕梁山的消息。”
“这……”
胡知礼眉头微蹙,有些迟疑的问道。
“这是否有些不合规矩……”
自土木堡之变后,大明逐渐文强武弱。
向来都是文官作为督师,武官只是单纯为将,不负责大局指挥。
因此哪怕是一镇之总兵官,直辖兵马最多也只有三四千之数。
其余的基本都需要请文官督师、巡抚的调令得到临时的指挥权。
有资格对于关内诸镇兵马发布调令的,是主持关内剿务的总督孙传庭。
陈望现在直接下达的命令给刘泽清,这有些于理不合。
“你忘了?”
陈望回望了一眼胡知礼。
“你还记得南下的时候,朝廷授我平贼将军印时说了什么话吗?”
胡知礼心神剧震,豁然抬头,瞳孔因为极度的震惊骤然放大了许多。
他想起了当初,陈望受封平贼将军之时的场景。
“奉上谕……”
“授汉中镇镇守总兵官陈望,挂平贼将军印……”
“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