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9章 娄晓娥寻根问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39章 娄晓娥寻根问底 (第3/3页)

江平安从房里出来,瞬间就把小黄鱼收进空间。

    现在他有九十根小黄鱼了,能换两万多块钱现金。

    娄晓娥说的不错,这年头有钱人都是肥肉。

    大家都穷,那一部分有钱人,就太显眼了。

    人心难测。

    这也是为什么江平安要四处借钱用。

    给人一种习惯于大手大脚花钱的印象。

    倒也不是怕他们,而是不想三天两头屁事一大堆找上门来。

    毕竟他是当采购员的,路子广,许多人难免会打他的歪主意。

    这种情况显而易见的。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人总有松懈的时候,防不胜防。

    于是他就借钱,你找我办事,我就找你借钱。

    借到别人心里发慌,你总不能再来找我麻烦了吧?

    你要找我麻烦,让我做违法乱纪的事儿,其他人也不答应啊!

    后来,慢慢的,大伙儿倒也习惯性的尽量不打江平安的主意了。

    当然,每月的那个鸡蛋,也起了很大作用。

    每月二十多个,土鸡蛋小,三斤左右才够,也就一块五毛钱。

    不过那鸡蛋倒也不用江平安倒贴,都是采购物资时挤出来的。

    送鸡蛋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团结群众。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能借钱给他的人,至少在情面上还是能跟江平安过的去。

    这种人就值得拉拢,借钱也是一种甄别手段。

    不管别人愿不愿意,钱是真的借了的,就有香火情在。

    那么在力所能及的事上,江平安也是会帮忙的。

    比如有时候市面上粮食紧张了。

    邻居想用细粮换粗粮、用粗粮换杂粮等等。

    又比如过年过节,有票却买不到物资的。

    只要找到他,他还是会应承的。

    毕竟是人情社会嘛,大家都互相帮助。

    回到家,看了看火,还闷着,不会熄灭。

    锅里的水也温着的,有些烫。

    给秦淮茹留的饭菜,温在锅里,刚刚好,她来了就能吃。

    话说江平安去了乡下半个月。

    这女人估计在自家吃窝窝头,胃早就空了。

    今儿不能吃太好,要不然肠胃怕是缓不过来。

    所以只给她留点儿素澹的,先养几天肠胃再说。

    第139章 娄晓娥寻根问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