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1章 用不尽的能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71章 用不尽的能量 (第3/3页)

争爆发后,所有资源必然会转军用以储备,民间的汽车、飞机大面积停用,对社会生产的影响何其庞大!

    因此可控核聚变的到来,将是中国摆脱西方的石油战略钳制,掌握更多能源主动性的绝佳时机。

    中国车用燃油占总消耗量的达55%,新型电池面世后,国内一直大力推崇新能源汽车,即便对发电的负担很重,也得硬着头皮冲。

    倘若可控核聚变获得商用,这55%的问题,将迎刃而解,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政策、条件的促进下必然爆发。

    电池、核能的商业,也当然会水涨船高。

    所以核聚变发电,对中国意义非凡;对安扬的商业也是一大块肉,意味着电动车都会消费它的电池。

    核聚变虽然无法马上带来利益,但电池可以!

    中国有了核聚变的信心,肯定会放宽电动车的政策――放眼全世界,安扬的电池还不得卖疯了?

    匿名党在表态己方技术稳妥后,中方立即成立了相关队伍展开对话,重点就合作的方式、技术的交换,份额占比等进行商讨。

    安扬这边也派出了财团的合作谈判队伍,双方围绕着技术合作、持股份额的问题,交换彼此的意见。

    通过匿名党赠与的全息三维技术,将两地人集合在了一个会议室内,人物的画面、表情都栩栩如生,媲美亲自见面。

    目前可以肯定的有一点:中方对核能商业必然要控股。

    就像外资汽车想进入中国,法律规定必须与中方合资的道理。上海大众、广州本田之类的,国企控股至少50%。

    安扬对此说:“我对控股权没有意见,但我也有几点建议。”

    “先生请说。”中方代表听着。

    安扬竖起两根手指头:“两种合作建议,第一种持股40%,出全部技术、部分资金合作50年;第二种是持股30%,只出技术,合作50年。”

    “我方会商讨这个提议。”中方代表说。

    “期待你们的回复。”安扬没有全程参与,他有大把手下可以用。

    40%和30%的比例感觉起来不高,但要知道,类似于能源这一块的战略,都是国家持股,鲜有民间持股的影子。

    核能是重大战略,是未来能源的一大命脉,你见三桶油有被外国大比例持股的?而它们的年营业收入有多少?至少一万亿美元!

    未来的核能必然会取代化学能源。这一万亿,让非国家的企业,并且还是外企持有至少30%的举措,绝对是前所未有的。

    中方不得不慎重考虑。

    安扬知道他们肯定会考虑,但无论是40%还是30%,他都不介意。重点是推动新能源产业的繁荣,他的电池将会征服世界。

    (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