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大结局 (第3/3页)
英雄救美局、一见钟情局、患难与共局、坐怀不乱局、朝夕得志局……等等等等吧,太后把话本、戏剧和现实曾有过的情况都设计了一遍,然后中招露馅的人就都踢出局了。”
“啊?!”小皇帝从没听过这事,故而面对她母后的此类奇思妙想,很是惊叹佩服。
“所以,小姨啊,母后名单上可选的郎君还有几个哩?”
“皇上不用忧虑,怎么说,名单上现在还有的郎君,应该尚有两掌之数吧?”
“啊?就十来个啊!”
“皇上,毕竟美姿容历来是稀缺资源,加之太后要求女婿人选必须又高又大、有气质、有能力、人品好、家里长辈亲戚都不讨厌、家族懂事守法还不上进、没有白月光、没有青梅竹马、没有一见钟情,可以经受得住各项奇思考验……说真的,臣觉着能有这十来个郎君都实属不易啊!”
“朕、朕、朕也这样认为。”小皇帝莫名地有些同情那些受考验的“仁兄们”了。
盛苑瞧着小皇帝此刻已没有抵触情绪,这才又把话题换回到了之前:“皇上,太后不辞辛苦这般研究谋划,不过是为了您此生顺遂无忧……您若总拿不想做皇帝来说,才是真的辜负她的一片苦心!”
小皇帝脸上的笑容渐渐散去,整个人又低下头不言语了。
盛苑也不奢求她一下子就能想通,故而只是温声劝说:“皇上和太后本是亲母女,即使有矛盾也该当面说清楚,毕竟,这母女之间,没有隔夜仇……有情绪有不满,彼此当面吵一吵、闹一闹,话说清楚了,误会没有了,很快也就和好了。再不济,您就当面撒泼打滚不讲理的闹开了,自己出了气,太后也不会真和您恼的。”
“朕又不是您,哪里还能跟大人面前撒泼打滚使性子呢!又不是泼皮!”让盛苑一顿话说得破涕为笑的小皇帝,眼角还缀着零星地泪珠,却不忘揶揄自己的小姨。
盛苑见之,摇头轻笑之余,侧首瞧了瞧窗外。
……
“所以,皇上还真就让你三言两语给劝好了?!”盛向浔听说陈之煦奉旨出使海外的消息,寻着小女儿就围着她转了好几圈,一边转一边感叹着,“乖乖哩,苑姐儿你这丫头还真行!”
抱着果子啃的盛苑得意的扬起了脑袋。
“瞧把她嘚瑟的!”郑氏在一旁朝着两个小外孙女摇晃布老虎,好笑的看着快要把尾巴翘到天上的小女儿,忍俊不禁的说,“不过听知语说,皇上和太后的关系是真好了,她们娘两个见面不再是以前那样一句不合就开吵了,听说现在什么事儿都是有商有量的,可真好。”
“可不是,我听欧阳翎和晟哥儿说,太后有意放权给皇上呢,现在只要不是极要紧的军机大事,基本上都是由皇上批阅奏章呢!”坐在两个孩子后头的安屿,闻声连连点头,而后又朝着盛苑举起大拇指,“所以说,还是我家苑姐儿有本事!劝好了皇上,哄好了太后!这不,连朝堂都轻松很多哩!”
他这般自豪的样子,引得盛向浔和郑氏不由发笑。
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棱照进圆厅,照亮了老两口相视而笑的脉脉温情,照亮了小两口心有灵犀的洋溢幸福,也照亮了两个啃着小脚的胖娃娃的嘟嘟肉脸。
此时温暖和煦,此刻宁静安然,一切都那么好,一切都会更好。
(正文完结)
……
番外一:辞官
顺宁十九年,皇帝第四女静戎公主周岁宴后,太后还政于帝,自此隐居皇城不问政事。
同年,首辅盛苑继续主持朝政,承太后之良策,接女帝之旨令,大刀阔斧革除衍生弊政,加强各层吏治、安抚百姓生活、整顿诸般军务、广开教育科目、鼓励百家文化、发展工具军器、增开贸易路线,提拔重用人才、大力移风易俗。
此后十载,大楚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民间不断繁华、官员谦虚清廉;女官女吏逐步普遍,庶民勋贵渐有独女承袭家业之风向。
周边邻国惧楚之武威而不敢僭越,大楚商队遍布世界各地,更有番夷闻名翻海万里而来,于大楚中原学文化、学匠艺,以上国天朝称之。
……
“小姨,您要辞官?!”顺宁帝怎么都没想到会接着盛苑的请退奏折,当即惊呆了,又听宫人回报说盛苑此刻恰好路径览政殿,瞧着像是要去永祥宫给太后请安,便连忙前去寻人。
盛苑没想到皇帝在宫道上把她给拦住,不由好笑又无奈地行了礼:“陛下,您瞧瞧臣的两鬓……喏,都也是霜染的喽!”
“朕不答应!”顺宁帝看着眼前这位面容滋润、不见一丝皱纹的首辅大人,愈发不肯放她离开。
盛苑脑壳略疼地瞧着她:“陛下啊,您知晓臣而今多大了吗?”
在顺宁帝注视下,盛苑拍拍自己肩膀。
“别看臣还算健壮,可而今,臣也是耳顺之龄喽!臣少年时读书,最大的愿望就是进内阁当首辅,而今回看过去,臣于这首辅之位,已呆了二十余载。”
“有朕在,小姨还可以再做三十余载的首辅!”
盛苑听了顺宁帝这孩子气的话,不由笑出了声:“陛下,且不说臣有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做到耄耋之年,纵然是有,只怕也要受到朝廷中坚力量的唾弃了!哈哈哈!”
“小姨若是可以,做到期颐之年又有何难!”
“哈哈哈,臣就承皇上吉言咯!”盛苑大笑之后,欣慰的看着顺宁帝,“只是,朝廷需要给官员上升的渠道,新的栋梁之才也需要更大的空间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样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雏凤清于老凤声呐!陛下,臣请旨致仕之意已定,还望您玉成之!”
“可……”顺宁帝还要再说,却让盛苑摆手阻拦。
“陛下而今羽翼已丰,能力、魄力、见识、想法、胸襟……皆不逊于先祖,臣此番急流勇退,也能让您能更好大展拳脚、实现自己治政理念。”
盛苑说到这儿,笑呵呵的看着顺宁帝,那目光里尽是信任和期待:“陛下,臣很希望能亲眼见着您主政下的政通人和、人杰地灵的大楚。”
看着盛苑的眼眸,顺宁帝只觉阵阵热流在胸前涌动。
“朕,必不负首辅之所望!”
……
“你这没良心的家伙,平时忙得没工夫瞧我这个姐姐,这会儿舍得辞官致仕了,却又要跟屿哥儿那家伙四处周游,全不在意我这个姐姐孤不孤独,寂不寂寞!”
永祥宫里,太后盛蒽没好气的瞥了眼抱着她胳膊撒娇的妹妹,假模假式地轰人:“去去去!都是老太太了,还跟我这儿撒娇呢!肉麻不肉麻!”
“再是老太太,你也比我大,你比我大就得受着!”盛苑才不管呢,依旧摇晃着她姐姐的胳膊玩笑。
“你这惫赖样!”盛蒽让她这理直气壮的话给气笑了,“快别晃了,你以为我还是几十年前的小女郎?再晃下去,你姐姐我的都要让你给晃散架哩!”
“姐姐,你这样可不成!瞧瞧咱爹娘,都快期颐之年了,还硬朗的很呢!前儿怹们还用弹弓玩呢!”
“我听说了!你这丫头,该不会是你撺掇着顽的吧?别顾着摇头我问你,你晓得怹们快过大寿咯,你还现在辞官?莫不是,你要带着怹们老两口周游去?!”
“我哪敢啊!我和屿哥儿说是周游,也不过是围着京畿转,都不可能走远的,肯定是当天去当天回!”盛苑空手画了个地图,“喏,这就是京郊那条大湖,我和屿哥儿明儿就泛舟湖上,逍遥去哩!”
提到泛舟湖上,盛蒽不知怎地想起那年游园会,她们姊妹和安屿泛舟湖上的情景,不由笑出了声。
“姐姐,你刚乐什么啊?”盛苑刚把脑袋放到她姐姐的肩膀上,就感觉一波震动,不由好奇地看过去。
“我?我想起了你三岁时阳光、湖光、波光!”
“啊?!我三岁时的阳光、湖光、波光?!”
盛苑惊诧得坐直了,盯着她姐含笑的双眸,纳闷儿不已。
盛蒽看着眼前这个染了秋霜的双鬓,莫名地,脑海里浮现出那个胖乎乎肉嘟嘟的笑脸,耳畔,似乎还回荡着奶声奶气地呼唤:“姐姐!姐姐!”
……
顺宁三十年,首辅盛苑请辞归去,帝不准,苑再请奏,帝依旧驳回,苑再请之,三请三驳之后,帝无奈准之,后圣旨加恩,以三公之位及东阁大学士尊之。
……
“苑姐儿,咱终于无事一身轻了!”东湖之上,盛苑和安屿共乘一叶扁舟,在潋潋波光间摇橹慢行。
“是啊!功成身退、顺利靠岸了!”盛苑用手撩拨着湖水,美滋滋的仰头看向晴空,“我这算是倦鸟归林,摆脱尘网啊!”
“嘿嘿,可算等到你不问政事,和我肆意田园的生活了!”安屿兴奋地把湖水撩向湖上的盘旋的鸟雀。
盛苑看着那只骂骂咧咧飞走的鸟雀,乐起来:“只可怜田园里的鸟雀喽!”
安屿闻之不由哈哈大笑,半晌之后他忽然眼珠一转,猛抬手从盛苑手里抢过长橹,然后连同他自己的那支一起扔进了湖里。
“屿哥儿,你撑着了!”盛苑诧异的看着想在小舟上手舞足蹈的安屿,气得要揍他。
“苑姐儿,你站起来!”安屿笑嘻嘻的把手伸到盛苑面前,扶她和自己一起在舟上并肩而立,“你瞧,这风景、这飘逸的画面,是不是应了那句只羡鸳鸯不羡仙啊!”
“呵呵呵,是挺像的,不过我就问你,没有橹咱俩咋回去?咱俩靠漂啊!”
“漂也成啊!就让这小舟带着咱俩浪迹天涯吧!只要咱俩在一起,那就是天涯海角也照样去的!”
安屿激情万丈的话,让盛苑翻了翻眼睛:“对对对,都去的!只是咱俩可能得靠乞讨去了!这舟上的吃食刚让咱俩都吃光了!”
“读书人怎能乞讨呢!咱俩,你教书我育人,你写书作传、我点评作序,咱俩一唱一和,能挣不着吃用和路费啊!”
“对对对,你这个大聪明说的都对,那咱……漂着?!”
“漂着……走、漂起!出发啊!哈哈哈哈哈!”
“笑啥笑啊!你震得小舟都要翻了!”
“哈哈哈哈哈,不笑不成啊,我刚想起来,这湖的尽头是官道,顺着官道绕一圈,咱就回家了!”
“噗!回家好!至少不用流浪了!”
“对,回家好,咱家去!”
“回家喽!”
“回家喽!”
欢乐的呼声,宛若六十多年前初遇时的笑语。
时光兜兜转转,归途宛若来时路,不一样的是变换的韶华,一样的是那不曾变过的情感和缘分。
此刻,夕阳伴晚霞;此时,人人俱团圆。